庄子

莫笑戏中人人人都是戏中人

发布时间:2023/3/16 8:26:08   点击数:
设计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cgia.cn/news/chuangyi/1592214.html

莫笑戏中人,人人都是戏中人。很多人都会笑别人愚笨之类的,站在事情外头看戏,对事中人评头论足。那么,自己是不是也会扮演同样的“笨角色”呢?

电影小丑剧照

大家都知道古代的寓言故事,像听笑话一样的看待寓言故事。那寓言故事是怎么来的呢?是真实发生的吗?比如南辕北辙,削(xue)足适履,刻舟求剑。这些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吗?答案是否定的。那寓言故事是怎么来的呢?举个例子吧:战国时候,齐国国君齐宣王想动员军队去攻打其他国家,用武力一统天下。孟子听后就劝他放弃武力,采用仁慈的政治措施。孟子对齐恒王说:“大王如果想用武力征服天下,就好比‘缘木求鱼’,结果肯定是徒劳无功,不但达不到目的,还可能造成祸害”。(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这个故事是〈缘木求鱼〉这个成语的出处。孟子把梁惠王的那种行为比喻做“缘木求鱼”(犹缘木而求鱼也),这是庄子为了使梁惠王更加明白,而简单形象的编造出来的一个例子。所有的寓言故事都是这样,都是真实事情简单化之后的产物。

刻舟求剑

为什么简单化,就是为了使它听起来更容易让人明白,而且更能代表普遍的一类现象。已有的事情后必再有,已行的事情后必再行。千年之后,我们同样上演着南辕北辙,此地无银三百两之类的笑剧。就好比每个人的额头上都贴了一个乌龟,人人看见别人头上的都笑话别人,殊不知自己头上也有。如何能看清楚自己头上的?那就去照镜子,照自己心里的镜子。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别人有一种宽容,有一种慈悲。老子说他有三件可以当作宝贝的事情,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孟子说“恻隐之心”。

都是讲对人要宽容,为什么宽容?为什么要对别人宽容?为什么?并不是你听了智者的话,所以才要对别人宽容,而是你不知道别人的痛楚,你不了解别人的情况。网上更有甚者,有人发布一段视频,下面网友就纷纷开始评论,发表自己“公平正义”的看法。结果过了几天,视频的另一部分发出来了,结果受害人才是肇事者。那些骂错人的网友,少数闭了嘴,还有一些又倒戈相向,又开启了自己的正义措辞之口。

不要轻易评论别人,你评论很快,说话大声,并不意味着你就有理,了解事情真相之后,再进行评价,才是正确的做法。圣人之与常人,差距是什么?差距就是看待事物的深度。就如同一件事情,最先对那件事情做出评价的,大多是浅薄之人,了解过一些原委后评价的,那些多是务实之人,深思熟虑之后作出正确评价的,就是个接近君子德行的人。口中心里不言不说者,不是先天痴傻之人,就是圣人了。因为不知道怎样说了才对,也不知道怎样说了不对。

所谓大道至简,越是厉害的人,越是对一件事物的概括的少。少之又少,以至于无。老君所谓“知者弗言,言者弗知”是也。天地不曾说什么,仍旧轮转四月,变换春秋,圣人不曾说什么,却能和光同尘,管理天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多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tj/2473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