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庄子的反异化之路

发布时间:2022/5/30 11:03:49   点击数:

书接上文,以“极高明而道中庸”为逻辑原则贯通了庄子的内篇,使庄子思想在文本上构成了一个逻辑整体。也正因为构成了逻辑整体,从而使庄子的文本思想变成了形而下的技术性存在。而这时我们就需要摆脱这个僵化的形体,去把握、领会那个背后的“使其形者”,也就是庄子的思想灵魂或精神。而我本人在同意“逍遥游”是庄子哲学思想的灵魂的同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认为逍遥游是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为内在动力的。而这个“自强不息”也已阐明,非儒家式的伦理性、政治性的自强不息,而是非政治性、纯个体生命的自强不息;非老子对整体人类的冷静观照,而是对个体生命边界的主动超越。

而此文将进一步或者说换一个角度来论述庄子哲学的思想主旨——反对异化,回归逍遥。

最开始接触到将庄子哲学和异化连接在一起思考的是李泽厚先生提出的观点。当时只觉有道理,但并未放在心上,直到后来我反思书法学习后才开始意识到异化问题的重要性。前两天面试的综合问题里,老师提了一个问题,总结一句话就是问:你怎么看待现在书法圈里的丑书现象?

我答道:(笼统回答,侧重哲学思考而非书法问题。)

首先我认为现在的中国书法总分两大类,一个是传统书法,一则是现代书法。传统书法注重技法的培养与展现,而现代书法则更多的是想突破技法的规范,而上求精神、心灵层面的洒脱、自由。具体来说,传统书法的教育一则在学生角度失去传统国学的文化底蕴奠基,使人们很肤浅地认为书法就是技法(字法、笔法、章法、墨法等等各种技术性理论);另一方面近代以来,中国教育模式全盘西化,现代学科利用西方教育理念当然无可厚非,但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知识也在利用西方主客二分的方法进行拆解分析,这无疑是对传统文化的肢解。特别今天又是在书法“专业化”的加持下,这种分析拆解的特点进一步加深和普遍。(倒不是说书法专业化不好,但就客观来说,书法专业化与西方教育理念的结合,就目前对书法是弊大于利的。)

这种结合的表现就是书法的速成与千篇一律以及个体的异化。

古代书家一生挥毫才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而现代的书法专业化,使人不需要传统文化知识便可在短则两三月长则半年内掌握一位甚至几位书法家的风格。紧接着你便看到各大书法展上,传统书法在风格上千篇一律,再接着你就审美疲劳了。与此同时人的异化也便形成了。

作为一个书法家,自己的书法作品和自己的这个人似乎没什么关系。换句话说,今天我们去介绍一个书法家,我们介绍的都是他的作品、奖项、荣誉,一通介绍下我们似乎对他的这些外在性的东西更熟悉了,然而还是不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比如在性格上、思想上。也就是这个人已经被自己的作品异化了,他除了自己的作品之外,没有任何是“自己”的地方。这不由让我想起李白,我们虽知道他是诗仙,很多诗我们还能朗朗上口,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有着对李白这个人的人物形象的把握,我们知道李白是狂放不羁的、是诗情万丈的、是浪漫洒脱的......杜甫是忧国忧民的,还有苏轼......当然我们对大部分古人或名人的了解也是通过他们的作品了解的,比如我们从李白的诗中能体会到他的那份形象,但这正是他们没有被异化的象征,亦是说只有没被异化,才能通过他们的作品对他们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了解还原,若是作者被自己作品异化,在“理性的计度”下,每个人在做的只是对规则、法则的迎合,而完全压制压抑各自的情感流露思想突破,从而一方面造成千篇一律的书法展,一方面作者也被自己作品异化而成为“造字机器”。

而现代书法多是在对这种传统书法专业化的反思下所做的“超越”努力。他们(从事现代书法者)想打破这种理性的计度,顺遂本真的情感,使情绪无所滞而达到个体情绪与书法的高度融合。比如唐代的张旭以头发蘸墨写字,怀素也曾开曾翔哭吼书先河等。当然这其中有谁是真正力图超越理性的计度,有谁在滥竽充数我们就不去分析了。所以现代书法中所谓丑书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是一种突破理性的努力,在我们的古代时期亦能找到相关根据。

当然这里重点讨论异化问题。因此便把庄子哲学与异化放在一起思考,或者从反异化的角度对庄子哲学进行理解。上承李泽厚先生观点,期间又了解到冯达文先生与杨国荣先生的相关观点。

冯达文先生认为老庄哲学是对整个人类文明与进步的深刻反省与批判,揭示了人类如果不离开大自然,不进入社会与被“文”化,就不能成为独立的一类,但是一旦离开自然而独立就意味着与自然处于一种対置状态的悲惨命运。

而杨国荣先生《内篇释义》中更认定现实世界是被主要以儒家礼仪为代表的,而给分化了的、非自然本真的世界。故而认为庄子“吾丧我”从反对被儒家的礼仪文明社会“分化”的“私我”开始。

从这里开始,我们确立了庄子“反对异化”的主基调,那么针对上一篇文章,我们在一些地方的解读便可以更明确些了。比如说,上文在逻辑串联完内篇之后,总结到,庄子思想主旨表现在纵向上就是将理想人格落实到现实社生活的过程,而将横向解读成,将视觉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tj/236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