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ldquo内圣外王rdquo的说

发布时间:2021/3/23 11:36:36   点击数:
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pf.39.net/bdfyy/xwdt/

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其核心就是关于理想人格的塑造,简而言之,即所谓的“内圣外王”四个字,这是中国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标准,也是儒家的基本命题。

“内圣”是指在内在精神修养方面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外王”则是在现实社会中建功立业,实现儒家“天下大治”的社会理想。

然而,“内圣外王”的说法却来自道家的庄子。《庄子·天下》中说: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

这就是“内圣外王”一词的出处。庄子在这里并没有正面解释“内圣外王”的思想,而是表达了诸子百家先秦各家由道术之“一”而成方术之“裂”时的看法,他认为“内圣外王”才是真正的“道”。

在宋代以前的儒家典籍中,很少看到“内圣外王”的说法。北宋理学大师程颢将邵雍的学说称作“内圣外王”之学后,这一说法才被广泛使用。

明代思想家吕坤说:“天德王道不是两事,内圣外王不是两人。”清代学者陆陇其,被清廷誉为“本朝理学儒臣第一”,他说:“若深看则这敬字,只怕充积未盛耳,充积到盛时,则敬字外别无学问,亦别无经济。内圣外王之事,无不在其中矣。”他们都是在儒学意义上来使用这一术语的。

而近现代学者用“内圣外王”来表达儒家精神,就十分普遍了。

康有为在《论语注》中说:“孔子之道,内圣外王,原合表里精粗而一之。”

年,梁启超这样概括儒学:“儒家哲学,其学问最高目的,可以《庄子》‘内圣外王’一语括之,儒家千言万语,各种法门,都不外归结到这一点”。

年,熊十力于《原儒》中,明确地指出“儒学总包内圣外王”,更加明确地指出“内圣外王”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所以,“内圣外王”之道是儒家的核心思想,是儒家关于人格理想和政治理念的基本命题,这在学术界上并没有太大争议。

那么,为何儒家会将道家的“内圣外王”作为自己的核心思想?

当代思想家任继愈说:“《庄子·天下》篇,是在道家术语的掩盖下,全面阐述了儒家的观点。”

在《庄子·天下》中,庄子阐明了自己的人格理想,就是“内圣”:“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而“外王”则是他的政治理想,其表现为:“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

从这点上看,作为道家代表人物的庄子,与儒家代表人物的孔子,从本质上说并没有太大差别。

推而广之,儒家和道家的思想看似大相径庭,其实有着相通的地方。

一般人常常将儒教简单地看作是入世的文化,把佛教、道教看作是出世的文化;把儒教看作是经世之教,把佛教、道教看作是修心之教。比如宋孝宗说:“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

其实,中国的传统知识分子,往往具有儒释道多重人格,儒家、道家乃至佛家思想同时被知识分子们所吸纳。

鲁迅先生说:“晋以来的名流,每一个人总有三个小玩意,一是《论语》和《孝经》,二是《老子》,三是《维摩经》。”

从解释学的观点来看,一种文化能否被另一种文化理解接受,取决于被理解一方的内容能否引起理解者的共鸣。当一种文化作用于另一种文化时,它与主体文化原有库存内容中的某些方面直接吻合,从而能够顺利地被主体文化结构所理解和吸收,进而直接转换为主体文化结构内部的内容;而当一种异质的文化刺激主体文化时,主体文化在原有的库存中找不到对应的内容,主体文化的反应就可能对原先主体文化的结构进行内部调整、补充乃至改组,以最终吸收该特异文化。

仔细探究,儒家的“修、齐、治、平”的理想是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修身、修心,即追求“内圣”;另一方面,则是经世致用,也就是“外王”。“内圣”是从个人修养方面来说的,对仁义道德的领悟,用孟子的话来说,是养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外王”是就所成就的事功来说的,将把主体内在的修养所得,推广于社会,就是通过修身来齐家,进而实现治国、平天下。

在孔子心目中,理想人格就是“君子”,孔子理想人格的价值目标是行“内圣外王”之道,君子通过心性修养而达到一种崇高的“内圣”境界;君子以天下为己任,将自身的主体心性修养所得推广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外王”。对如何实现“内圣外王”之道,孔子提出了“修己安人”的说法,也就是通过提高自己的修养,使自己的言行无不合乎原则,这样就可以使人民安乐。

在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中,儒家首先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tj/1987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