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郑州百问之一寓言故事愚公移山是郑州人

发布时间:2023/3/16 19:50:01   点击数:

年之后,郑州人对土生土长在圃田的列子,崇尚有加,说:不说列子,郑州没有文化。

中原三大哲人,老子的学问是说给当官的,庄子的学问知识分子好他的浪漫,唯有列子是平民哲学家,平头百姓喜闻乐见。

年,郑州人写出了《列子愚公移山的时空穿越》,年市文化局召开了列子文化研讨会,年,市政协、东区党委、市文物局联合召开了列子文化研讨会,年,成语林中拔萃:列子成语出版,年4月7日,河南日报发表了赵富海《列子寓言:人类精神的共同诉求》。

自年至现在,列子故里大孙庄的吴健增,他创办了列子研究会,出列子研究书籍数部,创办了郑州第一所列子小学。

列子寓言的世界意义

列子寓言,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是重树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尊,在全球文化解构的大时代,中国文化令世界着迷,没有中国文化,世界重大缺失。列子寓言是为中华文化的一个光芒万丈的文化符号。

列子寓言与世界三大寓言

世界公认的三大寓言: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无中国列子寓言。列子与伊索是同时代人,早于拉封丹和克雷洛夫。原因不在早晚,而是宣传不够。

以翻译说,民国时期对外译作,主要是《金瓶梅》《镜花缘》《京华烟云》等文学作品,新中国成立后前三十年对外译介的文学作品,多了“四大名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及年之后,眼光又集中在茅奖、鲁奖获奖作品的对外翻译上。

中国的先秦(包括列子)寓言在被翻译到国外方面严重缺位。再以出版为例,上海一家出版社称“先秦寓言可与世界三大寓言等量齐观”,印数却区区数以千计。法国作家的《茶花女》在我国有九家出版社争出版,印数高达数亿,按14亿人计,平均3.5人就有一本《茶花女》

列子寓言内涵的再认识

寓言是以短小的篇幅,简单的故事,表达深远的道理,它常用引人入胜的故事,借此喻彼,达到自己的目的。列子寓言完全具备了这种文化品格。老百姓听得懂,且口口相传,因为列子寓言表现了对生命最为达观、最为磊落的人生观、世界观。列子寓言揭示出人类共同的精神诉求。可梳理成四个方面:

坚忍不拔,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夸父逐日”,夸父追日,直到饥渴而亡,长眠大地化草木。“愚公移山”,不畏艰险、子子孙孙挖山不止的信心。

善于观察、实事求是精神,如“两小儿辩日”,小儿的观察,孔子的实事求是;“九方皋相马”,透过现象看本质。

交往的观念:如“高山流水”,伯牙与鈡子期心交与神交,“管鲍相交”的重义弃利。

对人类软弱及其他缺点的认识:如“杞人忧天”,为不切实际的事情自寻烦恼。(杞人忧天,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列子寓言的历史定位和出版

晋人皇甫谧,是最先将列子写入书里的人,并指出列子的文化意义和重大影响。年11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先秦寓言选译》,沈起炜在他撰写的前言中说:“早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著作中就收入了不少寓言,与古希腊的伊索寓言,东西媲美,可称双璧。”在这本书中,选入列子寓言8篇。“杞人忧天”、“愚公移山”、“朝三暮四”、“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九方皋”、“歧路亡羊”、“杨布打狗”。数量上多于孟子、荀子、少于韩非子,与庄子相同。

#郑州百问

文丨赵富海

编辑丨李鹏

来源:正观新闻富海说郑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pj/2474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