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评价 >> 日记听课笔记,听吕粉娟老师讲庄子无端崖
在诸子散文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庄子。但是给学生讲诸子,最难的是讲庄子,最担心的是庄子“无为”思想影响了学生。吕粉娟老师讲庄子,却能讲得轻松自如。这节课的重点,是探究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一、导入:庄子散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这一特点在庄子散文中有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应当怎样理解庄子在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呢?
?板书课题:《无端崖之辞》二、整体感知:(一)请三位同学朗读第1、3、4则,正字正音。(二)集体朗读,分组讲解(三)梳理三则内容(学生讲解,学生点评,教师指导)第1则:以“郢人斫垩”形象地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选段妙趣横生。第3则: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第4则: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同家管理。探讨:1、“郢人斫垩”运斤成风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明确:知音难觅,诤友更难得。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要好好珍惜,没有“他”,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了。2、联系现实,谈谈你对第3则寓言故事“混沌之死”的理解。明确: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例如:“文革”、“大跃进”、盲目地建设“开发区”等等。3、第4则寓言故事的之处在那里,庄子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任公子的做为?明确: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国家管理。
?三、总结: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既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还要客观对面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承认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盲目地、想当然地去认识社会,评价社会,要避免“好心”做出损害他人的事。
1.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墁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郢地有个人让白垩泥涂抹了他自己的鼻尖,像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让匠石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匠石挥动斧子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匠石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虽然如此,我可以搭配的伙伴已经死去很久了。”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3.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饨。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南海的大帝名叫儵,北海的大帝名叫忽,中央的大帝叫浑沌。儵与忽常常相会于浑沌之处,浑沌款待他们十分丰盛,儵和忽在一起商量报答浑沌的深厚情谊,说:“人人都有眼耳口鼻七个窍孔用来视、听、吃的呼吸,唯独浑沌没有,我们试着为他凿开七窍。”他们每天凿出一个孔窍,凿了七天浑沌也就死去了。
?四、作业、写篇读后感。
我最满意的人物素描
?很欣?赏朋友王宏民的才华,为他画的素描也是我自己最满意的。
今日听书打卡
?今日走路捐步步?.4.12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