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评价 >> 庄子南华经之三养生主读后感
一,《养生主》概述:
《养生主》是《庄子·内篇》的第三篇,它是谈养生之道的文章。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忘却情感,不为外物所感染;即重点是养精神。全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可以尽年”,是全篇的总纲,指出人生有涯知无涯的境况中顺任自然处之。第二部分至“得养生焉”,以厨工分解牛体比喻人之养生,说明处世、生活都要“因其固然”、“依乎天理”(即依道行事),取其中虚“有间”,方能“游刃有余”,从而避开是非和矛盾的纠缠。第三部分进一步说明听凭天命,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的生活态度。最后庄子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喻精神生命在人类历史中具有延续的意义与延展的价值。
二,《养生主》的养生原则: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体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寻求无限的知识,疲困且危险!
人的知识就象一个圆的面积,知识越多,圆的面积就越大,但圆圈之外未知的东西也会变得越多;因此人最适宜的养生方法是依据自身秉性天赋只追求与之相关的知识,只将自己感兴趣有天赋成分的知识弄懂弄通,其它相关知识大概了解一下就行了,这样省时省力效率高且成功概率也高,同时自己也轻松愉快!尤其如今是知识大爆炸时代,各方面信息太多,若不加选择全部阅读了解,人一天都会累死,连睡觉的时间都会被挤掉;加之长时间看手机,既伤眼及颈椎也伤神,长期如此何谈养生!因此选择性学习,时间管控好,常清静精神维持好才是真正的养生!)
2,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体悟:与人为善并非在短期内就会有好名声或明显的助益,与人为恶也并非马上会得到报应,但最终将会受到惩罚,这是道运行万事万物之规律!从上下文来理解,庄子论述养生原则就是要做到无为无己,顺应自然,葆光全真之;一切与万事万物为善,不侵犯他们,不毀誉他们,成就他们!也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与佛教的价值观十分吻合。)
3,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体悟:承接上句,以上句为养生之督脉,即原则,也即无己无为以万物为善,成就万物,就可以保身,全生,养亲及尽享天年。督脉属人身之奇经八脉之一,总督一身之阳,即阳脉之海;此处庄子将上句对养生之重要性比如人身之督脉,抓住了它这个纲,就纲举目张了!保身,全生,养亲及尽享天年就顺理成章了,它是养生之枢纽。)
4,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体悟:文惠君看见庖丁解牛整个过程像跳舞一样,轻松自如,一下子就把一头整牛全部肢解了,于是赞叹说:“嘻,善哉!技盖至此乎?”,你的技艺竞能达到如此生巧之境地?庖丁于是收拾好刀回答说:臣这个功夫是因为臣修道所致,非技所能至也,即绝不是熟能生巧所能做得到的。即凡是顶级功夫是不用技巧的,就象金庸武侠小说所写,武功顶级高手无招式可言,一切都是无为自然而已;股神炒股也是不用看技术指标与股价曲线的,中国股市龙头战法教宗彭总炒股也是不用依赖技术指标的;即高手之境界不是靠技术分析靠指标所能达到的,他们具有心领神会之功能,即无为之后的自然本能。同样在日常生活中及创业过程中的神来之笔往往也不是靠一般的常规逻辑推理所能做得到的。)
5,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体悟:一个人适时降生世间,这是他顺时而生;适时离去了,这也是他顺时而死。因为这些都是道的安排,自然的规律;遵道的人们应安于时运而顺应自然,对于自然的生与死不应有哀乐之情;所谓养生就是尽力而为促使其身心健康活到天年而已;古时候称此为自然的解脱。)
6,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体悟:此句是对巜养生主》全文的总结。万事万物之外形最终都会消亡,即吾生也有涯,但人类的精神文明,象薪火一样可代代相传,无穷无尽承继下去,也即而知也无涯。正因为薪火可相传,人类养生之精神产物,无己无为与万事万物为善,即道德等精神文明可以代代相传,永恒继承。故到今天人们还可以读到庄子的巜南华经》及老子的巜道德经》等众多古代经典以及很多古代民间绝艺能流传至今!)
以上。
如想阅读更多文章,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pj/19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