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思想
庄子思想也有毛病,如把心当做一面镜子,不将不迎,应而不藏,他说“惟道集虚”。后人又在“虚”字下加一个“静”字,其实心不像一面镜子,并不是静的。心是要有感应的。《易经》讲心,譬喻作龙,龙是能动的,镜是不动的,这便是庄子不及《易经》处。
又庄子似乎只讲到人的理智,没有讲到人的性格。所以我说庄子思想较近于科学。科学是冷静的、纯理智的。孔子便把“性格”、“理智”合一而谈,而尤其是对于“性格”的成分居多。
庄子讲“约分”,各走各的路,纯是个人主义。孔子讲孝道,孝不免要涉及到父亲、母亲。但儿子的孝,父亲、母亲必不拒绝,必能接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虽然由自己出发,毕竟人我合一。
后来《易经》自“潜龙勿用”到“亢龙有悔”,是本于庄子讲“一气之化”而进步了。气只是自然,龙便是人生,所以荀子到底要说“庄子知有天而不知有人”了。《中庸》讲“赞天地之化育”,也是本之于庄子而又进步了。
儒家真聪明,收纳了墨家,又收纳了庄子。“化育”两字,“化”是庄子的,加上“育”字就不同了。道家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没有生机可言。儒家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就有了生机。“化育”两字,“化”是唯物的,“育”才有了性格。所以天地还是有良心的、有感情的。这样的宇宙论,又变成人本位的了。
自有《易经》、《中庸》出世,庄子的地位降下去,不能独持一帜了。庄子思想的精采处,又为儒家吸收融化了。所以想打倒孔子,是要有本领的。想拥护孔子,也要有本领的。
今后以科学家解释宇宙人生知识的问题,能否废弃了孔子?抑或学孔子的人,能否如《易经》、《中庸》般的融会庄子,产生出新的儒学?要看今后学人的本领如何了。
选自《讲堂遗录》,钱穆先生著,九州出版社版
愿为宾四门徒
共读共读钱穆先生全新开启家人
钱逊:先父钱穆先生的学术精神学人
陈勇:国学大师钱穆的一生年表
钱穆先生生平重要纪事声音
为什么学宋明理学?学人
郭齐勇:《国史大纲》述评学人方略
如何讲授中国通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pj/18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