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名言 >> 历史寓言成语小故事班门弄斧
班门弄斧(bānménnòngfǔ),这个成语出自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也有记载,“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原文: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
译文:在鲁班和郢都的匠石(很有名的巧匠)的门前表现自己擅用斧头,脸皮也太厚了。
鲁班是春秋战国时的能工巧匠,直到现在,人们还都说,鲁班是木匠的祖师爷。当时还有一个工匠,名字叫石,人们叫他匠石,是楚国京城郢都那个地方的人,他的本事据说和鲁班分不出高低。他的本领高到什么程度呢?庄子在《徐无鬼》这一篇里讲过一个故事。据说这个匠石有一个好朋友,两个人常常一起配合表演。这个朋友在鼻子尖上,薄薄地涂一层白灰,这匠石手中拿着斧子,瞅准了鼻子尖,唰这一下子,就用斧子把鼻子尖上白灰一下子给扫掉了,鼻子尖连皮都蹭不到。可见他的本领有多大了。所以后来柳宗元就说,假如有人操斧于班、郢之门,拿着斧子敢在鲁班和郢都的匠石面前耍弄,那就有点儿强颜,也就是不要脸了。
后来,有一个叫梅之焕的人,是个诗人。他四处游玩,一天来到采石。这里有李白的墓。大家都知道,李白是著名的诗人,被称作诗仙,所以去凭吊他的诗人也不少。这一天,在李白墓前,梅之焕发现有许多人题诗,其中不少还写得很不高明。梅之焕觉得挺可笑,回去之后,便也写了一首诗: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意思是说,那么多来拜谒李白的墓,来来往往,都写一首诗题在上面,也不想想,在李白的墓前题诗,那不就好比在鲁班门前耍斧子一样,不知好歹,不怕人家笑话吗?
谁敢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称班门弄斧。
这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其实,班门弄斧这句成语早在唐朝就有它的雏形了。这句成语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的小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