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名言 >> 成功的人生就是在安静平和中过好每一天
看到这个题目,可能很多人会不以为然。但真正明白成功之道的人定会深以为然。试想,哪个人的成功不是从每一天做起的呢?若没有安静平和的心态,又谈何成功呢?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喜怒哀乐,这些喜怒哀乐的变幻又无时无刻不掠过我们的内心。人与人的不同,就在于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应对这些变化,这决定了人生的高度和长度。
庄子在修身处事上是有着大智慧的人,他在《人间世》中借孔子之口说了这样的话:
“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于悦生而恶死!”
那些自己修养内心的人,外界悲伤和快乐的事情都影响不到他,他知道那些悲伤和快乐的事情无法改变,所以顺其自然,安静平和,坦然接受,这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作为别人的下级,一定有些事情是自己无法左右的,如果一切顺其自然,每天安心做好自己应当做的事情,而忘掉自身种种得失,哪里还有闲暇考虑怕这怕那的事情呢!
的确,生活中思虑太多,往往就在于不能持守内心的安静平和,过于被自身的得失和外界的利益所干扰,不能接纳自己和这个世界的不完美,总是想着拼命地去控制那些不可控制的事情。比如,天总是会有刮风下雨的时候,我们如果希望不要刮风下雨,这就是徒劳的。同理,别人说什么、做什么,也都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犯不着整日去猜忌。如果我们被这些干扰而身心不宁,那只能说明我们内心的修养不够,不能做到顺应自然,持守安静。
要知道,名和利都不是人生的必需品,但有些人总是不能“忘其身”,名与利总是萦萦于心,挥之不去,直至不得不在活着与名利之间做出选择。
另外,有的人整日思前想后,高瞻远瞩,就是不能潜心做好眼前的事情,所以他就会陷于种种情绪的困扰而不能自拔。而那些潜心做事的人,是根本没有闲暇作那些毫无意义的忧虑和担心的。
是不是开始做事就一定有好的结果呢?庄子说,不一定,因为: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凡事一开始的时候往往简单,到快要有结果的时候就会变得艰巨复杂。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而要做好善始善终的打算。
这样听起来,人活着不是太难了吗?不是的。那应当怎么做呢?
“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何作为报也!莫若为致命,此其难者?”
在庄子看来,我们并不需要立下志向、打出标语、喊出口号,刻意地去做宏大的事情。我们只要顺应自然,让心灵自由地活动,顺应天性去好好生活,就可保养自己的心性,这就是最好的境界了。与其刻意去报答别人,不如顺着自己的天性去做好自己份内之事,这有什么难的呢?
所以,修行也好,干事业也罢,未必就是要刻意去吃多少苦,刻意去经受多么非人的考验,我们只要持守内心的安静平和,踏踏实实做好每天自己该做的事,认认真真过好平常的日子,这就是最大的成功和幸福,就是最高的人生境界。
后记:
庄子(约公元前年—约公元前年),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人(今安徽毫州蒙城)。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清代金圣叹曾将《庄子》、《离骚》、《史记》、《杜甫诗集》、《水浒传》、《西厢记》列为中国的“六才子书”,并以《庄子》为“天下第一才子书”。千百年来,《庄子》一直以其奇异诡怪、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汪洋恣肆、气势恢宏的表现力,深深影响着中国人思维方式和文学创作。鲲鹏展翅、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周梦蝶、庖丁解牛、无用之用等为大众所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均出自于《庄子》。
如果您也读过《庄子》,欢迎来稿谈谈心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