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分享一个狗和狼的故事。
这个故事出自《伊索寓言》,我特意找了一下原版故事,真的是特别短,就三行,所以我们今天给大家讲的,是一个扩写的版本:
说有一天一只饥饿漉漉的狼正在四处觅食,路上正好遇到了一只正在自己家门口玩耍的狗。
狼看见这只狗长得特别壮实,就想:明明是一条狗,身材却比普通的狼都好。
他们就相互打了个招呼问候了一下,之后狼说:“朋友,你怎么这么壮实?是吃了什么好东西啊?你看我瘦的,日夜都在为生计奔波,真是煎熬啊!”
狗就向狼描述自己的生活,说:“啊,那啥,因为我有主人,主人把一切都给我安排好了,什么都不用我操心,我吃穿都是名牌,我还能天天洗澡,每天白天都有户外散步时间,每天晚上也还有室内游戏时间,风吹不着、雨淋不着,而我唯一要做的,就是看门,防止小偷进来就好了。“
狼一听就很羡慕,两只犬科动物就这么你一句我一句地聊天。
但聊着聊着,狼注意到一件事,就问狗:“诶?你脖子上戴的那个是什么东西呀?”
狗一听,就愣了一下,刻意轻描淡写地说:“啊,你说这个啊,没啥,这是个项圈。”
狼一听吓坏了,仔细一看,铁质的项圈周围有一圈疤痕,那地方连毛都不长了。
狼就问:“难道说......你没有自由吗?”
狗就开始解释,说:“不,也不是完全没有自由,虽然很多时候不能完全随我自己的心意,但相对地还是很自由的,比如晚上主人睡了,或者主人出门了,我就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
狼就说:“再见了朋友,你这种生活,再好我也不想过,我得赶紧跑!”
读而思
故事讲完了,
听完,您有什么感受呢?
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
但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故事。
我们先说简单的,狗和狼的寓言揭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那就是:虚假的安逸和稳定。
狗的生活看起来确实是很安稳,
但是它的命运取决于它的主人。
也许这就是伊索当时写这个故事时最值观的表达吧,因为伊索本人就是一个奴隶,他可不是像安徒生一样是在一个温暖的房子里创作的故事,所以伊索寓言,是一个给成年人看的故事,而不是童话。
伊索在这则故事里想要表达的,可以概括为两句话,就是——“为黄金出卖自由,并非好事。”以及——“忍饥挨饿的自由,远胜于安逸生活下的奴役。”
总结起来就是那句话:
笼鸡有食汤锅近,野鹤无粮天地宽。
说到这里,又让我想起了《庄子·秋水》里那个经典故事,说有一天庄子在濮水这个地方,楚威王就派了两个大夫去请庄子,说:“我们的大王希望可以请到先生来我国理政。”
庄子就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将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还供在庙堂之上。那这只龟,你说它是愿意被尊贵地供在庙堂上而死呢?还是愿意在烂泥巴里活着呢?”
两位大夫说:“那肯定是想在泥巴里活着啊!”
于是庄子说:“所以啊,请回吧,我还是愿意在泥巴里活着啊!”
这个故事也能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
宁做烂泥龟,不做庙堂牲。
好,下面我们说复杂的。
我看到有很多人继续扩写了这个故事的后半段,如果让你来写,你会怎么写呢?狼和狗接下来的故事将会如何发展下去呢?
我看到的最有可能、最现实、且最符合现代的版本是:自由的狼离开了,但是它并没能全身心地享受它所拥有的自由。这只自由的狼一直饱受饥寒交迫,有一天不小心遇到了一头狮子,然后,就被吃掉了。
而狗,则永远不会遇到狼这样的境遇,主人虽然限制了它的自由,但主人绝对不会杀了它,在大概率上,这只狗也能舒舒服服地度过它的狗生。
你看,这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自由、安逸、不自由、奴役”,这些词所代表的含义,在很多时候,并不像数学公式一样那么明确,在现实世界中,有无数种因素都在时时刻刻影响着这些词的内涵,所以故事里很多简单的问题,一放到现实中,就会变成两难的、矛盾的、棘手的、需要做取舍的问题。
而在这众多影响因素中,最关键的问题,取决于——这个从头到尾从未抛头露面的“主人”,他到底是谁。
比如,很多年轻人,你觉得自己被父母所束缚着,你想做自由的狼,然后离家出走,好,那大概率上,你一定会遭受这个社会的“毒打”,甚至能被饿死。
再比如,你是一个员工,你觉得自己被公司束缚着,你想做自由的狼,然后离职自己创业去了,还是一样,在大概率上,你也许会倾家荡产。
很多时候,你觉得自己不够自由,这其实是假象,真实的情况是:你一直在被保护着。
但这些并不是我想说的主题,
我想说的是:
如果我们的主人,是原则、是良知、是上帝,那么这个项圈,就变成了孙悟空戴紧箍咒一样的性质,那只被束缚的狗,其实是孙行者;而那头自由的狼,就是大闹天宫的美猴王。
但反过来,如果我们的主人,是欲望、是贪婪,是毫无原则,那么这个项圈,才是真正束缚着我们的铁链,你不能做欲望的奴隶,你应该想尽一切办法逃离,即便最后的结局像狼一样,你也应该挣脱那个铁链。
我们只能有一个主人,
那就是心中的道德律。
最后我们再回到故事里。
对狗和狼来说,自由绝对不是免费的,自由代表着风险,比如——遇到狮子之后被吃掉的风险、饿死的风险等等。
狼的自由,并不是体现在“想干嘛就干嘛”,而是体现在“独自承担自己的风险”,这种承担也将会决定——我们的气质。
是的,气质不是因为吃得好、穿名牌、或者有靠山,气质在于勇敢承担各种责任与风险,包括自己的、和他人的。
我们总愿意把狼描写为孤傲的狼,并不是因为狼傲慢,而是,狼遇到问题不会去怪别人。
在故事里,那只狼身体素质可比狗差多了,但是它依旧敢于承担“选择自由所要面临的风险”,可狗就不行,狗不是没那个能力,而是不敢,所以它不想这么做,它宁愿主人为它安排好一切。
正如弗洛伊德说:
大多数人并不真的想要自由,
因为自由包含责任,
而大多数人害怕责任。
因此,一个不敢承担自己人生的人,即便他吃喝不愁、但本质上,也依旧还是个奴隶而已。
幸好,人不可能变成狗,也不可能变成狼,
但是,人是真的有可能变成奴隶啊!
除非,我们学会承担。
承担那些本应由我们承担的——
风险、责任、还有义务。
好,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的全部内容
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思考吧,
感谢您的阅读,与君共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