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名言 >> 欢读庄子逍遥游05生命之思
图
Sunny
经文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遥游》第五节解字[1]知:同“智”,智慧;年:年寿,寿命。[2]朝菌:朝生暮死的虫子;晦朔:农历每月最后一天,每月的第一天为朔。[3]蟪蛄:寒蝉。因为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无法知道春夏秋冬的四季变换。[4]冥灵:溟海灵龟,一说为树名。[5]大椿:大椿树,传说中的神树。[6]彭祖:传说中的人物,以长寿传闻于世,活了八百岁。欢读续前节庄子对蜩与学鸠不懂得鲲鹏的乐趣,进而举例论述。关键词是时间,也关乎生命的主题。论点是: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小智慧不如大智慧,短暂的生命不不如长寿之物。并以朝菌与蟪蛄为短浅生命为例,朝生暮死的朝菌不知有早晚与月初月末;春生夏死的寒蝉不知道有春夏秋冬,比喻见识的短浅。庄子用极小的生命用微距的方式来描述刻画生命的短浅与渺小。突然又放大到以五百岁作为四季变化单位的冥灵,以及八千岁为四季变化单位的大椿树。以上小年与大年的对比的时间尺度极大,让人深思其奇妙之处。既能观察微小的生物,又充满传奇与神秘色彩。把人的认知思维进行了搓揉与拉升。再把镜头切换到人类世界,把众人之生命与彭祖长寿进行对比。长寿之物要经历多少风霜雨露与历练方可成大器,同时隐喻见识短浅者怎么能理解高瞻远瞩的胸怀与视野。渺小与宏大的对比,不禁想起孔子之感叹:逝者如斯夫,人类的个体生命周期与浩瀚的宇宙时间进行比较,如闪电般短暂转瞬即逝的光阴。在有限的生命里,拓展生命的宽度与深度,让有限的生命价值得到升华,却是所有生物都要共同面对的生命之思。对终极问题的考问与超越,方可得逍遥之心。往期文字欢读庄子逍遥游04-蜩与学鸠张朝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