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名言 >> 庄子的三条鱼,通往幸福人生的三把钥匙
庄子,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庄子是一个善于讲故事的思想家,他将人生的智慧,融汇在三条鱼的故事里,引人深思。那么,您能读懂蕴藏在故事之中的奥秘吗?
北冥之鱼:学会知足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庄子在《逍遥游》的开篇,讲了一条大鱼化身为鹏鸟遨游于九天的故事。这条令人羡慕的大鱼在庄子的眼里却少了几分自由,必须依赖风,否则就会从高空坠落。
在现实生活当中,倘若一个人的自由必须依靠什么,比如财富、名声、地位等,人生就难免被束缚。庄子认为,真正逍遥的人生应该是“物物而不物于物”,即人应当驾驭“物”而不是做“物”的奴隶。所以,我们对物质上的需求应当把握恰当的尺度,学会知足,少一些欲望,人生就容易自得其乐,多些幸福。
濠梁之鱼:
按自己的方式去生活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有一天,庄子在濠水的桥上说道“你看这些鱼在下面游得多么快乐。”惠子却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不快乐?”庄子立刻答道:“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或不适合。假如一个人为了迎合别人改变自己,就会失去快乐。用苏东坡的话说,就是“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他为自己人在宦途,身不由己而感到痛苦,反问什么时候能忘却功名利禄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其实,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选择一种喜欢的方式活着,唯有如此,才能更加幸福。正如卞之琳说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江湖之鱼:找到自我
“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庄子·大宗师》里曾写过两条小鱼。一块池塘干了,两条小鱼没有离开,暴露在陆地上。两条小鱼互相吐沫,互相湿润,勉强维生。在很多人为这两条鱼的苦苦厮守所打动的同时,庄子却认为,与其这样双双陷入困境,不如洒脱地告别,放生彼此各自安好。
杜甫曾经和李白结伴而行。杜甫羡慕李白的洒脱和潇洒,崇拜他的天赋与才华。可惜他们终究挥手而别。虽然杜甫成不了李白,写不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可是他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也深入人心。所以,每个人要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不要成为别人的附庸。找到自我,即使是孤独前行,也能过得逍遥自在和幸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