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名言 >> 心里住着ldquo庄子rdquo
心里住着“庄子”,却活成了“惠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选文,选自《庄子?秋水》,主要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既机智敏锐,又轻松闲适;欣赏“濠梁之辩”,让我们既叹服于庄惠二人的辩才,也感受到了日常生活中的诗意。
在教学本文时,依据课标、教材、教参中的教学建议,结合学情分析,笔者确立了2个学习目标:一,借助注释,反复诵读,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二,欣赏文章机智巧妙的论辩,感受庄子诗意洒脱的生活情趣。具体步骤包括:趣读课文,概说文意;还原情境,感受情趣;小组研讨,体会理趣;拓展阅读,探究人物。
为深入探讨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内容,通过补充材料进一步了解庄子与惠子的形象及关系,笔者设计了“拓展阅读,探究人物”这一教学环节,补充《惠子相梁》、《徐无鬼》(节选)两篇短文,引导学生阅读、思考,既训练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也可给予他们人生选择的有益启示,选择什么样的人做朋友,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人。
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笔者设计了2项课后作业,分别为:我读庄子与惠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阅读札记、设置情境,仿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本文主要摘录学生作业中的典型作品,结合笔者自己的思考,整理评点,感受文字背后蕴藏着的一个个精神世界。
01阅读札记表达个性理解
在“我读庄子与惠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阅读札记”一文中,大部分学生选择成为庄子那样的人,她们羡慕庄子浪漫、诗意、随性地看待世界的情怀和眼光,比如:
张馨月
我想做庄子那样的人。因为现实并不是想象中的诗和远方,还有体育的劳累,数学的阻挠,英语的迷惑,邻居的问责,天气的异常.....无数的未知扎根在未来,若像惠子那样,凡事都要争一个对与错,那可太无情无趣了,况且一些事情没有真正的对与错,将自然与自我看作一个命运体,也是一个治愈、安慰自己好办法;其次面对刁难,庄子的清晰逻辑和偷换概念能逆转尴尬场面,也是让我羡慕不已的技能,所以我想做庄子那样的人。
1
杜正阳
我想成为庄子那样的人。第一,庄子的浪漫与诗意确实打动了我。因为不是谁都能写出“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千古名篇;也不是谁都能在游玩时,切身体会到自然万物及其所感。庄子就是庄子,无人能“定义”他。其次,与庄子相比,惠子的思想就较为顽固,他体味不到游鱼的快乐,却依旧保持自己心中的己见,去与庄子争辩。最后,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凡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就像庄子一样,浪漫地看待世界,那么世界是否会多留给你一份温存呢?
生活不易,现实很难,大概追求浪漫、诗意栖居是人类的共同诉求吧。但再精致的浪漫、再随性的洒脱、再美好的诗意,似乎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不然陶渊明81天的彭泽县令、李白奉召入京,又如何理解?也有部分同学,选择做惠子那样的人,如:
鲁宇杰
我愿做惠子。惠子是一个现实的人,能够看清眼前形式并做出正确选择。往往这样的人,都会严格要求自己,以使自己变得更优秀,但庄子却是顺其自然的心理,不会说因自己面前的现实而失望。但我认为,这样是对现实的逃避,毕竟一个人终究是活在现实中,而非理想中。想一想历史上的大多数名人,做出了丰功伟绩的人,哪一个不是如惠子般以现实为主?陶渊明和李白虽浪漫,但他们都是因诗出名。做惠子那样的人很累,成为庄子那样的人很悠闲,但我宁愿像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也不愿因安逸的舒适圈而成为失了理想、目标和希望的咸鱼!
大概我们所有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庄子,在生活面前,很多人却活成了惠子,孰好孰坏,是无所谓的!
02情境仿写强化文言语感
为激发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让文言文学习不再枯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文言语感,笔者设置了这样的情景:
校园里有二生,王鹏、程浩,二人就“花儿芳香自如,是花儿之乐也”展开辩论。请你化改《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文字,模仿情节,用文言讲述二人辩论的过程。
学生完成了这样一篇仿写的文言文:
王鹏与程浩游于操场花下
王鹏与程浩游于操场花下。王鹏曰:“花儿芳香鲜美,是花之乐也。”程浩日:“子非花,安知花之乐?”王鹏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花之乐?”程浩日:”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花也,子之不知花之乐,全矣!”王鹏日:“诸循其本。鹏曰‘汝安知花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场上也。”(苏恩慧)
也有变换情境,进行仿写的:
刘昊与刘凯游于峡谷之中
刘吴与刘凯游于峡谷之中。刘昊日:“闻风声凄厉,是风之悲也。”刘凯日:“子非风,安知风之悲?”刘昊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风之悲?”刘凯日:“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风也,子之不知风之悲,全矣!”刘昊日:“请循其本。子日:‘汝安知风悲’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谷中也。”(刘昊)
张伟与李伟游于海边
张伟与李伟游于海边。张伟日:“阳光如此明媚耀眼,是太阳之乐乐也。”李伟曰:“子非太阳,安知太阳之乐?且吾以为:阳光如此刺眼,吾还感觉到它很燥怒。张伟答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太阳之乐?且太阳如此明媚,为何躁怒”。”李伟白:“我因为我看到它后被刺激的睁不开眼;再说,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太阳也,子之不知太阳之乐,全矣!”张伟望向李伟,大笑起来,答日:“只因你未戴墨镜,望向太阳自然刺眼。”(张起菖)
因为是第一次练习文言文仿写片段,该生作业中个别地方用词有欠妥当,偏于白话,但很有趣,富有想象力,应以鼓励为主。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还需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在仿写的过程中,一部分学生既变换了情境,也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对文章进行了扩充,体现了较为扎实的文言基本功,如:
张鹏煊与王楷瑞游于北海之滨
张鹏煊与王楷瑞游于北海之滨。张鹏焰极目远眺,忽见一鱼脊浮于水面,脊长约二里,是鲸也。张鹏煊日:“鲸之一落,是鲸之善也。”王楷瑞日:“子非鲸,安知鲸之善?”张鹏煊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鲸之善?”王楷瑞日:“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鲸也,子之不知鲸之善,全矣!”庄子日:“清循其本。子日‘汝安知鲸之善’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于海滨也。”
为人师,向远方,面未来,想用文字定格思维的火花,与孩子们求索语文世界的丰厚与繁复,陪伴、守护师生成长的共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