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名言 >> 读书82跟随庄子逍遥游傅佩荣讲庄子
读罗素的《哲学简史》,嘴里总是泛着啃食木头的生涩,急想着喝瓶“汽水”冲刷一下,或嚼个“口香糖”提提兴味。看到媳妇床头的《傅佩荣讲庄子》,顺手拿来翻看,一读之下,还真有些“北冰洋”的味道,甜而不腻,清凉爽口,直截了当,饮下后汽泡泛起来,打几个嗝,略有些余味。
庄子,我是知晓的。这本应确信无疑,可凡事经不起往下问,我到底知晓庄子些什么呢?道家,战国时期人,著有《庄子》,开篇《逍遥游》背过两句“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印象里还有“庄周梦蝶”“呆若木鸡”“朝三暮四”“庖丁解牛”等故事的碎片记忆,庄子丧妻“击缶而歌”的事儿,我文章到是多次写过,其他就记不起啥了。
一想之下,着实可怕,我们自以为知道的森林,仅仅是见到几棵树;自以为知道的冰山,仅仅是看到一幅画;自以为知道的城市,仅仅是学过一节课;自以为知道的新闻,仅仅是读到一个标题;自以为知道的人,也许仅仅是吃过一顿饭……人们竟可以如此被记忆欺骗,坦诚生活在虚假的自足之中。不信,你随便找个自以为熟悉的东西,往下追几个问题。
傅佩荣是台湾大学哲学教授,曾上过《百家讲坛》,潜心研究孔、孟、老、庄传统哲学,著作有多本。这本是解读庄子的讲座整理汇编,内容浅显易懂,语言通俗朴实,结构完整周延,读起来轻松愉悦。在我看来,如果说普及传统文化和古代哲学,这样的风格和形式拿拈得挺到位。
我归纳儒家思想为四字诀:“约、恕、俭、敬”,即对自己要约,对别人要恕,对物质要俭,对神明要敬。至于道家,也有另一套四字诀:“安、化、乐、游”,即与自己要安,与别人要化,与自然要乐,与大道要游。《傅佩荣讲庄子》清空以往对庄子的碎片认知,沿着傅教授的思路审视,他主要从四个方面归纳阐述庄子的思想:一是人间患难深重;二是心斋与道契合;三是外化而内不化;四是从真实到美感。
我以为,这可以作为庄子思想的一个总纲,第一个问题是“认识论”,即怎么认识人生——人间苦难;第二个问题是“方法论”,即怎么改变人生——修心修道;第三个问题是“实践论”,即怎么度过人生——内固外化;第四个问题是“超越论”,即怎么升华人生——天人合一。这么一捋,今后再谈庄子,就会有一个整体架构,是读书的最大收获。
同时,书中有一些亮点令人耳目一新,颇受启发。
第一,“心斋”。孤陋寡闻,头一回听到这个词,就怦然心动。不食酒肉为素斋,不起妄念为心斋。心斋,即是把心放空,达到虚的境界,老子“致虚极,守静笃”。
第二,“三籁”。籁,是竹子做的乐器。庄子把声音分为三种:一是人籁,指人发出的声音,带有目的性;二是地籁,指大地吐出的气息,自然而生;三是天籁,我理解指天人合一之境界,每个人如树、如山、如海皆有窍,风吹孔窍树发声、山发声、海发声,每个人亦发出不同的声音,当自己成为乐器的时候,就与声音浑然一体。
第三,“坐忘”。心斋的目的在于“虚”,怎么实现“虚”,就得“忘”。一是忘身,抛开身体这个皮囊;二是忘知,一切文明、知识、道理等智慧的东西,都统统忘记,回归无智无识。最终“同于大通”,实现与万物相通。“鬼斧神工”,讲的就是梓庆在做工之前,斋戒三日忘记爵禄,斋戒五日忘记毁誉,斋戒七日忘记形骸,此时做出的东西巧夺天工。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创立第二电信前,曾利用半年时间忘却名与利,心无杂念、一心为民时方才行动。
第四,“不得已”。指顺应自然之意。一是身不得已,认识身体衰老的必然性,不强为;二是境不得已,对于不可改变的处境,坦然承受;三是命不得已,顺从命运安排,以修行和降低欲望逢凶化吉。“不得已”,非听天由命,而是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分清哪些能改变、哪些不能改变。
傅教授讲解庄子的思想,一些地方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貌似与佛教的观点殊途同归。如,庄子认为智慧的最高境界是体悟“未始有物”,即根本不曾有万物存在,这与佛教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相似。如,庄子“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圣人对于天地之外的事情不谈论,这与佛教的“世界之思惟是不思议”同理。如,庄子“至人之用心如镜,不将不迎”,圣人的心如镜子一般,对外物来则观照、去则无痕,这与佛教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相近。这其中玄妙,许是智慧的极致处。
对于书籍,我以为可分四个功效:A.启悟智慧,B.点燃兴趣,C.萌生创意,D.获取知识。当然,功效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对我是A,对别人也许是D。同时,功效也是杂糅的,往往ABCD皆有,只是分量不同。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按10分计算的话,这本书对我是1A-4B-1C-4D。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继续阅读:夜辰读书清单(1-78)夜辰说事清单(1-65)读书81︱我看过,我无知——《哲学简史》读后感读书80︱对美的忆恋——《江河之殇》读后感读书79︱稻盛和夫“无我利他”经营哲学——《活法》读后感说事74|理想的园子,残酷的现实——与儿子读课文《祖父的园子》说事73|与儿子读《古诗三首》忆童年说事72|不识“圭臬”,照见执念说事71|珍重帮你的人,淡看你帮的人说事70|思想无惑,选择无碍说事69|跳出人生的诅咒“重复和循环”说事68|善心与善行,孰为真善?说事67|儿子说真话被凶了——如何看待诚实与谎言回首,展望夜晨目悦心赏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