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简介 >> 道德经合一解说第二十三章飘风骤雨不会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有不信。
2(1)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自然大美而不言,少言,正所谓大音希声。飘风大风不会刮一整个早上,骤雨不会下一整日。春秋战国时期,周朝衰落,当时的读书人都在想各种办法,提出各种言论来救世,有儒家(孔子、曾子等)、名家(公孙龙子、惠施等)、道家(庄子、老子等)、法家(荀子、韩非子等)等,各种言论如同飘风骤雨,是不会长久的,只有真正符合大道方能长久。中原地区已经乱成一锅粥,如今应该釜底抽薪,而不是再煽风点火,扰乱民心。
(2)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而况于人乎。
有谁能够刮大风下大雨呢?只有天地能够如此。天地尚且不能长久,而何况人呢?
《道德经》第七章中讲: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天地长久,天地之所以长久的原因,是因为天地不是自己生自己,天地生万物,大道生天地,所以能够长生。天地以生育养育万物,而不是自己以名闻利养来养自己,以骄奢淫逸来养自己,如此方能够长久。因为天地之间如同空的风箱那样,虚空而能够成全自己,正如前章讲曲则全而归之。所以圣人遇见名利权力地位反而退后,可是百姓却把他推举到前面。圣人置身于名利场之外,反而成全保全自身。难道这不是因为无私的缘故,反而成全其私心吗?
()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所以从事于道者,得道怀道者,对于同道中人,就同于道,就可以坐而论道,可以一起精进;对购买专栏解锁剩余70%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jj/26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