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简介 >> 那些年,春节社火挨家挨户进队串庄子,你经
“过了腊月二十三,过年还有整七天。”小时候,每年腊月二十三,母亲总会说这句话。时间一长,我也就记住了。知道了腊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过了二十三,年味就越来越浓。吃了腊八粥,我们就急切地扳着指头数日子,盼望着新年快点到来,可以穿新衣,吃好吃,到大队大院里看精彩纷呈的社火表演。
那时候,村还叫大队,不叫村。每个大队一进腊月门,就要排练社火,社火除了在大队表演,还要参加正月十五的全公社汇演,评比。因此,大队非常重视社火排练,早早地着手社火排练计划。大队书记把那些爱闹社火的老年人提前召集到大队大院,开始准备工作。老年人从仓库里拿出闹社火的鼓、锣、镲等家什,着手开始清洗,擦灰,修补。各生产队长开始挨家挨户动员村里的年轻人报名参加闹社火。
闹社火的家什收拾好,队伍组织好,一切工作准备停当,大队大院里就开始排练社火。排练开始后,大院里就传出“咚咕隆咕嚓”的声音,小孩听到这个声音,就像丢了魂儿似的,撒腿往大队大院里跑,老人们也跟了过来看热闹。闹社火的人整天在大队大院里扭呀跳呀地开始排练,有时候还化了状穿上戏服排练。老人们精神抖擞,小伙子姑娘青春靓丽,嬉笑声不断。我们这些毛头小孩就天天跑去大队大院里看社火排练,不到排练结束不回家。
社火排练一直要排练到腊月二十七、八,演练好后,就开始彩排。彩排在大队小学的操场里进行。彩排的那天,几乎全大队的人倾巢出动。学校操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彩排时,请来大队里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和大队干部,让他们验收社火。验收过关后,队伍解散,回家过年。
正月初三,社火正式“出身子”,开始进各个生产队串庄子表演。进队串庄子表演大队是有安排的。大队书记召集各生产队长开会抽签,决定串庄子次序。顺序决定好后,社火队依次按顺序进队串庄子表演。
我们大队的社火有四部分组成。排在队伍前面的是各种古装戏中的老爷、傻公子和丑婆子,分两排站立,一一对应,手里拿着扇子,边扭边做各种滑稽的怪动作。他们属于开路先锋。
中间是高跷队,扮演的是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沙和尚和猪八戒。高跷平均一米二左右。在欢腾的社火队伍里,踩高跷的人在我们眼中就是巨人,他们一转身就坐在高高的院墙上,让我们羡慕又害怕。扮演孙悟空的那个人艺高胆大,不时地大步起跳,行走起来还健步如飞,吓得路上的观众“哇哇”直叫。我那时最喜欢看的就是踩高跷,也最崇拜这些人,心想长大了我也闹社火踩高跷。
跟在高跷队后面的是旱船,船是用两条彩稠做成的,船舱里坐的姑娘美若天仙。那些“仙女”两个肩膀上背着带子,两手提着不算轻的假船,扭着身子,行走如飘,表演时真像旱船在水上游走似的。
旱船后面是腰鼓队和大小旦,男女四对。男的称鼓手,腰间勒着腰鼓,边打腰鼓边跳,花样繁多,样子极为夸张。女的称大小旦。大旦穿粉色长裙,小旦穿绿色长裙。手拿扇子,配合鼓点,腰子扭得极为欢实。
社火队末尾是一些大头娃娃和各路丑八怪,专门搞笑的。他们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拿着稀奇古怪的东西,脸上抹着厚厚的一层胭脂。其中有一个男扮女装的“大肚儿”,脸蛋和嘴唇涂的红红的,衣服下面塞个鼓囊囊的大包袱,挺着个“大肚子”。她手里拿着一把大扫帚,专门给不生小孩的小媳妇“扫病送子”。大队里没有生孩子的小媳妇争抢着让这个“大肚儿”扫一把。还有一个叫“寡娃子”,他是社火队里的守护神,如若观众挡住了社火队的路,他就会在自己的脸上抹一把胭脂,然后用沾满胭脂的手给挡道的人染个大花脸。
社火每到一个生产队,都要挨家挨户进院子表演节目。社火进院子表演,有辟邪,祈福的意思。社火队总指挥叫膏药匠,膏药匠头戴道冠,身着八卦服,白髯,一手执纸糊的膏药幌子、一手腕套串铃,不时摇动,起指挥作用。膏药匠不仅要有指挥才能,而且还要有能说会道、能歌善舞、机智诙谐、见景生情、现编现唱的才能。
社火队每进一家,膏药匠手持膏药幌子,先指挥社火队伍把场子转圆,然后将“膏药幌子”高高举起,重重落下,顿时社火队人人肃静,个个站定。膏药匠面向上房,伴随一上一下的“膏药幌子”和锣鼓点子,和着流传久远的春歌调,根据每家的家庭实际情况,现场发挥,即兴表演,现场唱出四句或八句一段的祝辞。祝福主人家事事如意,财源滚滚,吉祥安康。祝词一般都是朗朗上口,悦耳动听,趣味无穷。
例如,在厨师家闹社火,膏药匠就唱:“你家饭菜十里香,酒像天上琼玉浆,过路君子尝一口,永生永世也难忘。”膏药匠唱完后,“膏药幌子”向上一举,说一声“膏药!”表示祝词完了。社火队就开始表演。节目表演完后,主人家要拿出花糖,葵花籽,水果分发给社火队的成员,表示感谢。当然主人家也少不了给看热闹的大人小孩们往空中撒一把糖果。看热闹的大人小孩们看见主人家一撒糖果,就纷纷蹲下身子开始争相抢夺。
社火队就这样一家挨一家地进庄子闹社火。闹完一家进另一家,到中午的时候,社火队要吃腰食,队长就把社火队的人按人头分配到队里各家各户吃腰食。家家都把过年最好的吃食拿出来招待社火队的人。吃完腰食,休整一下,又开始串庄子。下午串完庄子,在生产队大场上再表演一场,这时膏药匠唱的内容大多是歌颂好政策、好年景、事业蒸蒸日上、生活红红火火的祝词。如:锣鼓声声迎新春,男女老少都康宁。锣鼓敲得震乾坤,扭起秧歌享太平。大场上闹完后,就表示这个生产队的串庄子结束,第二天开始下一个生产队。如此反复,直到整个大队的六个生产小队挨家挨户表演完,社火串庄子才算结束。
串庄子结束后,大队还要组织几场表演。大队组织,一般地点就设在学校操场上。全大队大人小孩,齐聚一堂,观看社火表演。表演结束后,休整几天。等到正月十五,参加全公社的社火汇演,评比。参加完公社社火汇演,年就过完了,社火就此谢幕。
日月如梭,时光易逝。转眼间四十多年过去了。每年腊八已过,总会想起儿提时代年味里的社火,它是那么亲切而又久远,有一种让人恋恋不忘,又无法释怀的辈代传承的情感。再着这些年的春节社火汇演,更是胜出一筹。一道道文化大餐,一出出精彩表演,让人民群众笑逐颜开,同时也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欢快的鼓点奏响了春天的旋律,精彩的社火耍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年味里的社火更精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