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哪里治疗好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885316.html近来读《庄子》之《养生主》篇,有感于斯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现在读书人熟知的是前半句话,意思是生命有限,知识无限,与之类似一句话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都是教诲学子苦读寒窗,珍惜有限生命,去求索无限的知识。然后,读完《养生主》全篇之后,我感觉到“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才是庄子表达的中心思想,即所谓“缘督以为经”,告诫世人不要穷其一生追逐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放弃知识的追逐,应该顺应天性、顺其自然,颐养天年。文中以“庖丁解牛”例,说明牛刀顺牛脉络胫骨得以十九年不钝,人顺其自然得以延年益寿,接着还列举“右师一条腿”“泽雉”“秦失寄吊”的例子,也说明人的生死遭遇应该顺自然之道,不入世俗之见。如何不入俗,不背天性呢?庄子推崇“逍遥游”的境界。妻子病死,他击鼓高歌,惠子笑他,他说“天地为棺椁”,但他又为“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战国乱象愤愤不平,庄子自身博闻强识,辩才无双,才华横溢,寓言故事随处可见、名物典故俯拾即来,那么庄子又为何提倡“无知无欲,顺其自然”的养生之道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又找到庄子的前辈,老庄学派的开山鼻祖老子在《道德经》中的一段话:“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突然,恍然大悟,二者有相通之处。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侯僭越,先是春秋五霸逞雄,后又战国七雄纷争不已,互相攻伐不断,更有所谓窃国者“田氏代齐,三家分晋”,所有社会变革动荡之际,都是王公贵族、平民百姓的死伤无数。而当此乱世,诸子百家学说兴起,所谓“三教九流”散布各家学说,甚至同一派还互相倾轧,如“儒分为八、墨分三”,天下人的思想恰似这纷争的世界,互相争斗,互相辩论,互相攻击,无不以此开端。在这样的社会和思想背景下,庄子提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的思想,提出让大家都顺应天时,遵从自然之道,无为而已,得以安享天命。而这里更多指的是王公贵族及知识阶层,因为只有他们才是“有知”的人,因为他们才是这个时代最主要的纷争源头,是所谓“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
求知与无知,我以为庄子这是“矫枉必须过正”,人非生而知之者,是为无知,然而“知也无涯”还是说“有知”,“无知”到“有知”是为“求知”,庄子反对刻意追求,反对“坚白”之类的辩论,但是正常生活和实践之中获得经验之“知”,即“所谓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学问”应属于自然之知,如稼穑织布,这都是生存所需。读庄子,是古代文人士大夫为尘世功名精疲力尽之后安放心灵之处,也是我们现代人返璞归真,灵魂栖息之处。有时候,回到庄子,回到自然,才能找到自己,才能过好我们平凡的一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dihaoqc.com/zzjj/20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