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老子是本什么书

发布时间:2023/4/10 11:56:32   点击数:

Day21:;《老子》是本什么书?

1:注解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

(“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

“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

“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

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

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今日课程金句

智慧是知识的亲妈,拥有智慧才能不断知识创新,没有智慧只能跟着别人头脑瞎跑。

今日讨论问题

学习老子可以开发人的智慧,为什么现代的中国人不喜欢学老子呢?

讨论这个问题前,我先带领大家认识下几个“子”,至少不会云里雾里。

孔子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

老子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

孟子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庄子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孔子、孟子、墨子、庄子、老子的关系:

老子、孔子、墨子都是春秋时代人。孟子和庄子都是战国时代人。

孔子和孟子是儒家。两人分别是春秋和战国时期的代表。

老子和庄子是道家。两人分别是春秋和战国时期的代表。不过均不是真正的师徒关系。生存时期有时间差。

墨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但其开始时是学习的儒家学说,后来则背弃了儒家学说自创了其特色的墨家学说。

从学习的角度来说,还是有很多“子”选择,那么《老子》是什么呢?

老子》是本什么书呢?

《老子》由81章短文组成,又称为《道德经》

。上篇37章偏重讨论“道是怎么一回事”,所以叫《道》经,下篇44章偏重讨论“道的变化是怎么一回事”,所以叫“德”经。合称《道德经》。

所谓“道”就是真理与规律的意思。“大道”就是根本真理。

那么“德”是什么意思呢?它更多的意思类似今天我们说的“功能”或者“属性”。

如手机的属性就是能打电话,“打电话”就是手机的“德”;电脑的运算、智能控制等等,这些都是它的“德”;火焰有火焰的特征,就叫“火德”;人类也有人的“德”。

人类这种群居动物具有不同于其它动物的独有特征,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伦理道德”,不按“伦理道德”来做事,就是“缺德”,不是人只能算动物了。所以说,大道的属性与变化,就是道的“德”。

老子只用两个字来概括人生价值,叫做“行道”

“道”是用来行的,不是用来讲的。

道就是自然,

自然就是道。

黄教授说学《老子》可能是掌握人类最高智慧的捷径,为什么这么说呢?人类最高智慧诞生在三个区域,古希腊、印度以及中国。

古希腊智慧当然很高,可是,即使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师徒三代之间,彼此思想之间的差异也很大,我们普通人学习起来往往会很纠结,不知道听谁的更好。

印度佛教圣地智慧很高,但它们表述的方式太神乎,信仰和思想混在了一起,作为后人往往分不清,我们学习起来还会有些怕怕的,很不容易抓住重点。

中国有儒家与道家,儒家的智慧渗透在日常生活中,但是孔夫子的智慧鬼影子摸不着,春秋笔法太复杂,学起来就像不断在玩捉迷藏。

道家经典学起来当然也需要捉迷藏,但是它很简约,表述地很直接,最适合我们这些懒惰的现代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开玩笑地说,反正人类最高智慧也不是那么容易就搞明白的,把表述最简单的《老子》拿来反复研究最方便了;如果连研究都力气不够,就反复多读嘛。

我们中国人的幸运就在这儿了,《老子》是汉语写的,不用担心翻译错了,只要反复读反复读,总是能抓住一点两点的,说不定人类的最高智慧就被我们蒙出来了呢?

总之,《老子》是本什么书?

《老子》是人类最高智慧之书。学《老子》,就是学习人类的最高智慧。

看到这里相信你对《老子》已经有一定的了解,还有两个名言相信你不陌生。

真实的故事,

背景

某强公司,走国际化路线,故员工英语沟通变为重要且要到各地出差;

员工某口语排名靠后、要照顾老小无法出差

上级安排调岗

悲:新岗位重新开始,职业发展空间不大、能力提升慢

喜:3年后因工作出色,晋升主管,在旧岗竞争激烈,机会少

悲:查出得重疾,需停职治疗

喜:新岗位领导仁爱,争取她留薪留职,并且获得特殊慰问金;若在旧岗,其上上级为人之差,不可能发放如此待遇;

悲:公司大战略转移,本地员工精简,旧岗员工被大裁员;

喜:医治多年,病情好转控制;新岗位因情况特殊,不受裁员影响;现工作稳定、身体良好、收入不错。

有因有果,种善因得善果。

水,至善至柔之物,容纳万物却不与人争。

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的《道德经》,指的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bb/2504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