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版本 >> 庄子田子方经典名言10句,夫哀莫大
《田子方》,出自《庄子》,由若干寓言故事组成。因开篇提到:“田子方侍坐于魏文侯”,故以“田子方”为题名。
在《田子方》一文里,作者认为,仁义圣智束缚人心,因而赞美为人的质真淳厚,主张保存“真性”。同时,他还借温伯雪子之口,批评儒家“明乎礼义而陋乎之知人心”。出自本篇的成语很多,比如,“不言而信”、“失之交臂”、“天高地厚”、“千转万变”、“哀莫大于心死”、“形如槁木”等。
本文选取《田子方》经典名言10句,附上译文和点评,以飨读者。
田子方侍坐于魏文侯,数称谿工。
田子方陪坐在魏文侯的旁边,
还多次称赞谿工这个人贤能。
“田子方”是孔子的再传弟子,魏文侯的老师。“谿工”是魏国的贤人。田子方在魏文侯面前多次称赞谿工,这个话题吸引了文侯的兴趣。
其为人也真,人貌而天虚,缘而葆真,清而容物。
他为人纯真,外貌虽然和常人一样,
但是,他的内心却如自然一样清虚。
一切顺应自然而保持真性,
心境清虚宁静而包容万物。
魏文侯说:“你这么称赞谿工,难道他是你的老师?”田子方说:“他不是我的老师,是我的同乡。我的老师名叫东郭顺子。”
魏文侯又问:“那你为什么不称赞老师?”田方子说:“我的老师能够保持真性,我用什么样的言辞都称赞不了他啊!”
吾何以过人哉!吾以其来不可却也,其去不可止也。
我没什么过人的地方啊!
我只是认为这令尹一职,
它来的时候你推卸不了,
它走的时候也阻止不了。
孙叔敖曾经三次担任楚国令尹,又三次被罢免。在他看来,令尹是“外物”,来的时候推卸不了,走的时候也留不住。
其神经乎大山而无介,入乎渊泉而不濡,处卑细而不惫。
精神即使遨游泰山,也不会遇上阻碍;
真人即使潜入深渊,也不会沾湿衣裳;
即使身处卑微之位,真人也不会疲惫。
孔子心目中的真人形象。真人的精神充满天地,明白越是帮助他人,越是富有的道理。
进退一成规一成矩,从容一若龙一若虎,其谏我也似子,其道我也似父。
进退合于规矩,
行动犹如龙虎。
他劝谏我,就像儿子对待父亲;
他开导我,就像父亲对待儿子,
楚国人温伯雪子,认为儒家讲礼仪头头是道,但却不懂人情世故,所以当他听说有儒生前来拜访时,直接拒绝了。等他从齐国回来后,那个儒生又来求见。这次温伯雪子认为这次不见,就不太礼貌了,便忍着头皮听完儒生讲的礼仪之道。
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最大的悲哀是心死,
而身死还是次要的。
失去了良知,就是麻木不仁。
万物亦然,有待也而死,有待也而生。
万事万物都是这样:
有的即将趋于死亡,
有的正在等待降生。
宇宙是运行不息的,而人也是随时变化。这正如赫拉克利特说的那样:“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
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矣!
先生缓步向前走,我也缓步走,
先生快步向前走,我也快步走,
先生奔驰,我也奔驰;
先生奔逸绝尘,我只能干瞪眼!
颜回对孔子说:“先生缓步,我也缓步;先生论说,我也论说;但是,先生奔逸绝尘之时,我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者,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无器而民滔乎前,而不知所以然而已矣。
先生奔逸绝尘,而我之所以会直瞪着眼,落在后面。
是因为先生不言说而能取信于人,没有私心而周遍,
没有爵位而使百姓来相聚,却不知道为什么能这样。
颜回盛赞老师“奔逸绝尘”,境界高深,但不知道老师是如何做到的。
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与!女殆着乎吾所以着也。
我一直和你接近而你却不能明白这个道理,
这不悲哀吗?那你大概只看到了表面现象。
孔子说他之所以能“奔逸绝尘”,是因为明白命运之不可预测,因而才让自己一天天地参与变化。换言之,今天的孔子,已不是昨天的孔子,后天的孔子,也不是今天的孔子,新旧相续,昼夜不停,得努力啊!
庄子(精装全注全译版)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20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