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郭子綦隐机,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似丧其耦。颜成子游问之何为?不亦善乎,子綦语:吾丧我,二解人籁地籁,引文天籁。人籁比竹;地籁大块噫气,众窍怒呺;天籁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人籁地籁均有所侍,咸其自取,敢问天籁由谁主宰?
大知闲闲,小知閒閒。大道之言稀疏平常,智巧之言琐细无方。小聪明之人日以心斗,高深莫测、谨小慎微。小恐惴惴不安,大恐失魂落魄,是非由此产生,心思留如诅盟,守胜之谓。思虑过度偏执容易身心俱损,莫使复阳。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各种情绪日夜相代,莫知其所萌,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我们生活中此状亦不少,人们整日困于勾心斗角、寻奇求乐、情张欲狂、造姿作态,心神疲惫而不知超脱之有为法。
没有彼就没有我,无我便对世界没有取态(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似乎有此道理,一人达忘我之境又有何求?太看重自己,反而予求之思滋生繁多。此认识接近事物本质,却不知这一切受什么驱使。仿佛有真正主宰,又寻不到它的端倪。我们能通过实践验证而不见具体之状,正所谓有情而无形。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汝皆说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其有真君存焉!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人一旦禀承天地之气而形成形体,何不不失真性以尽天年。与物相刃相靡,人生终不过梦幻泡影?人们终身承受役使却看不到成功,一辈子困顿疲劳却不知道归宿,难道大家没有这种终极悲观人生体悟吗?
人们往往把成心(先入为主的主观偏见)当作判断事物标准,谁会没有这种标准呢?何必一定要通晓自然变化嬗代之理的智者才有呢?愚者与有焉!思想尚未形成就先有了是非观念,生活中以自我偏见(成见)判断事物的人不少,其先于思想或取代尚未形成的思想去思考问题。以无有为有,即使圣明的大禹也不可能通晓其中奥妙。
善辩的人辩论纷纭,他们说话其实没有准则。人们果真是在说话还是不曾说话?人们的言论与雏鸟鸣叫有区别还是没有区别?为何大道出现又不复存在,言论存在又不宜认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巧舌如簧者往往善于辞藻技巧与诡辩,我们千言万语纵使白沫横飞有几句真理?难道我们真是在说话?还是善于脱口秀与吹牛逼?同时人们往往容易被语言之外的附加所迷惑,有钱人与成功者之言即是真理,贫穷者说话都是放屁,故有道隐言隐。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肯定对方所否定的东西而否定对方所肯定的东西,肯定对方所否定的东西而非难对方所肯定的东西),不如用事物本然观察求得明鉴。
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彼与此的概念相对而生。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圣人不划分正误是非而观察事物本然,这就是抓住大道枢纽,以便顺应事物无穷情态。
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怎样才算正确?正确在于其本身就是正确。怎样才算不正确?不正确在于其本身就是不正确。怎样才能认可?能认可在于其自身就是能认可。怎样才不能认可?不能认可在于其本身就是不能认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我们应该用事物本然的眼光去观察事物,切忌经验主义先入为主判断,不能以自己认为正确的意识加入肯定,自己以为不正确的意识加入否定。现实中我们常以自身经验评判不了解与不相适之事物,以偏论全,是谓不了解事物本然。
通达之人知晓事物相通而浑一的道理,不用苦想正解而将把自己的观点寄托于平常事理。古人智慧达到了最高境界,有以为未始有物者,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理解上出现亏损与缺陷,偏私的观念因此形成,以石之色白与质坚均独立于石头之外告终。
现今我说的言论果真是我说过的看法?还是果真没有说过的看法?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既然浑然为一体,还有什么议论和看法?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三生万物,还是顺应事物本然。
人们各自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有竞有争,天地四方宇宙之外的事,圣人存而不论;宇宙之内,圣人细究不评。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西方注重辩论的追求之得,而东方似乎在意神驰领悟,此须在道通为一基础上加持。
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齐物之论也。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这是精妙之道的实践和体现。我们并不强调单纯追求精神而放弃物质生活,我们应该在理解顺其自然中悟道。
倘使我和你展开辩论,你胜了我,我没有胜你,那么你果真对?我果真错吗?我胜了你,你没有胜我,我果真对?你果真错吗?我们让谁作出正确裁定?让观点跟你相同的人判定?看法与你相同,怎能作出公正评判!观点我相同,怎么能作出公正评判!让观点不同于我和你的人来判定?既然看法不同于我和你,怎么能作出公正评判!用自然分际来调和它,用无尽变化顺应它,还是用这样的办法了此一生。忘掉死生,忘掉是非,到达无穷无尽之境,圣人总把自己寄托于无穷无尽之境中。
昔者庄周梦蝶,不知庄周梦中为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为庄周?理解诸上,思想精神之破茧者。
王宜楷请我一杯吃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