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版本 >> 团购古文看不懂背不下漫画版有故事的诸子
随便看看语文高考,考生们战况如何呢?
大家也都知道的,全国中小学已经全部正式启用“部编本”语文新教材。
“变天”的语文课本,完全贴合现在的语文高考趋势。
大量增加古诗文,一年级就有论语。
一年级到六年级古诗词篇,增加87%,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增加51%。
“日积月累”栏目,拓宽学习的广度、深度,且多取材国学。
看过后,是不是依然不能体会课改后的语文教材到底难在哪?
举个例子,小学语文课本中增加的国学部分内容,有好多都来自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经典作品,并且很多都要求会默读、默背。
开学后,娃面对这些陌生的作品,很可能会抛出一连串的问题:
1.妈妈,为什么“孔子”、“老子”、“庄子”后面都有一个子?
2.什么是“诸子百家”?“诸”又是什么意思?真的有一百家吗?
3.妈妈,你看我们现在学的这些句子,好难背哦!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啊?
是不是听后,觉得既熟悉又陌生,想要张口解答却力不从心?
其实,“子”在古代是对德才兼备之人的一种尊称。就好比我们称呼传授我们知识的教师,为“老师”,或者对那些有才德有学识的人,称呼为“先生”,是一样的道理。
而“诸子百家”中的“诸”是许多的意思,“百家”是量词,并不确指数字“”,仅《汉书·艺文志》中记载的思想门派就有一百八十九家呢。
他们是,
一生都行走在路上的人民教师——孔子;
骑着青牛的东方智者——老子;
喜欢和君王辩论的平民——孟子
乐于讲故事的养生专家——庄子;
说话不利索的法家辩手——韩非子;
活在传说中的纵横鼻祖——鬼谷子等等。
你可知道,孔子也是一位一生都行走在路上的人民教师吗?他周游列国,收入门下的弟子达三千以上。
孟子一直追求的浩然正气有助于培养我们良好的品格。他刚正不阿、光明磊落,也是一位敢于和君王辩论的平民。
老子,这位骑着青牛的东方智者,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顺应自然规律,就像风筝,被风托起,有风才飞得更高。他一生写成了多字的文章哦!
鬼谷子的纵横之术只能用于游说古代君主吗?其实不是,他给生活在复杂社会的我们很大启示,告诉我们怎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怎样更加高效地沟通。
而韩非子呢,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要直面惨淡的人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努力,口吃并不能阻挡他游说君主。当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只用道德准则约束行为,更需要法律,是他一直的主张。
同样是道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庄子。他和老子一样,讲求顺应自然规律,却在自己的著作中讲了许多故事来表达他的思想。
他们生活在两千多年春秋战国时期,是有思想、有才华、有能力的思想家、哲学家。他们运用自己的学术帮助国家强大起来。
他们还分为很多的门派,这些门派的创建者和代表人物被合称为“诸子百家”。
喏,就是这套《有故事的诸子百家》。
关于第3个问题——“国学难学,为什么还要学”?从我们前面对语文高考、中小学语文课本改动的分析就可看出:这,是一种必然趋势。
既然国学必学,那我们做爸妈的,需要帮娃解决的就是下面这个问题。
国学难学,娃怎么学?纵观语文新教改后的趋势,用一句话就可概括——朝着“大语文”方向发展。
这意味着,语文不仅需要“背诵”能力,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要做大量阅读积累。
2、要注重名著阅读、古文学习,并且要了解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3、要有很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并且能够系统思考和写作。
对于新增国学知识点的学习,也不例外。
《有故事的诸子百家》在上述方面,就做得很好。
这套书,由国内顶尖原创漫画团队洋洋兔编绘制作、专为5-12岁小朋友打造,中国先秦时期哲学经典集大成者尽在其列。
全套书包括《你好,孔子》《你好,孟子》《你好,庄子》《你好,老子》《你好,鬼谷子》《你好,韩非子》,共6册。
它知识点丰富、延伸性强。
比如,文学方面的阐释。
我们看《论语》会发现一个这样的问题,几乎每篇文章的题目,均与该篇文章最开始的2个字重合,但开篇二字是“子曰”除外。
这,是为什么呢?
这套书中都有解答:原来,因为《论语》原本没有篇名,是后人摘取每一篇第一章第一句的开头两字或者三字来做篇名。“子曰”二字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所以不取作篇名。
除文学知识点外,常见的成语、典故,在该书中也比比皆是。
整套书读下来,涵盖了文学、哲学、历史、典故等多方面的知识,粗略统计了一下,大概包含了多个成语典故、多条经典名句。
购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