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版本 >> 庄子说遇到伯乐,是千里马最大的悲哀
“
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
”
马,蹄可以踩踏霜雪,毛可以抵御寒风,饿了吃草,渴了喝水,高兴了就举起蹄子跳来跳去,这是马的真实本性。即使给它高屋大台,也没有什么用处。
等到伯乐出现,说:“我很会训练马。”于是为马烙印、剪毛、削蹄、套上辔头,再用绳索把它们串联在一起,关进木棚做的马槽中,这时已经有十分之二三的马死去了;
然后又让这些马饿着、渴着、疾行、奔跑、排整、列齐,前有衔勒的痛苦,后有鞭策的威胁,这时马已经死了一大半了。
治理天下的人所犯的过错也是如此。
我认为善于治理天下的人不会这么做。百姓有他们一贯的本性,织布而穿,耕田而食,这是说大家都处在共同的状态。浑然一体而没有偏私,就叫做效法自然。
《傅佩荣译解庄子·马蹄·第一段》
所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原是一句人人称颂的美言,但是读到此段描写,不免调整观点,要从马的角度来思考。道家不以“人”为中心的立场,可谓十分明显。
——傅佩荣
点
“中华经典资源库”傅老师讲解的《论语》10讲、《孟子》8讲、《易经》5讲的音频已全部上线,点击阅读原文跳转至免费收听页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