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儒家有句话叫做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这

发布时间:2023/4/9 10:37:00   点击数:

确实,儒家有一句话,叫做“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这句话是孔子的弟子子夏说的,事实上,子夏说这句话的背景是,劝一个对生活感到失望彷徨的师兄弟司马牛的,子夏的这句话的后面,还跟着一句话,而能够真正反映儒家人生价值观,特别是儒家的命运观的,应该是这句话的后半部分。假如你要是仅仅看到子夏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话,那你就会发现,儒家对命运的态度很消极,类似于道家庄子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的命运观。事实上,儒家的命运观是完全不同于道家的消极顺应的。他是积极进取的。

论语中的人原文是这样的: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司马牛这个人,性格有些内向,他本来是宋国的贵族,他的几个哥哥都是大军阀,经常为非作歹,其中的一个哥哥还差一点杀了老师孔子,所以这个司马牛就很忧郁,对生活充满了失望,认为别人都有很多很好的兄弟姐妹,唯独自己没有,自己的哥哥都是不受欢迎的坏蛋。而子夏是在开导司马牛,所以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但是强调的是后半句,就算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但是君子一定要努力提升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就是说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艰难的条件下,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至于什么命运,可以不去管它。

我们可以用王安石在《褒禅山记》中说的一句话,来代表儒家的命运观——“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儒家认为,命运可能无法把握,但是我们一定要努力,不能匍匐在命运的脚下而无所作为,不管前路如何,不管命运如何,我们人一定要努力,一定要好好地干,至于最终的结果如何,那就已经不重要了。这就是儒家的积极进取的命运观。

整体上而言,中国文化是积极进取的入世文化,崇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哲学。中国文化历来强调“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关键是人要先谋事,躺在床上混吃等死,连上天都不会高兴。反映在对待命运上,儒家强调要正确认识命运,既承认命运对人的支配作用,又强调人不能做命运的奴隶,匍匐在命运脚下而无所作为。

儒家提倡“尽人事待天命”,不去管最终命运如何,先尽力而为,在所有努力都穷尽之后,将结局交给天命,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奋斗进取精神,始终激励着中华民族,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至暗时刻,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明媚春光。承认命运,但不盲从命运,行不行先干了再说的精神,是中国文化命运观的底色。

儒家和墨家是积极进取的学派,他们思想的核心就是迎着命运向前冲,用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就像王安石所说的,“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zs/2503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