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佛佗老子孔子谁更高明

发布时间:2022/8/11 14:28:56   点击数:
这是我在某乎看到的一个命题,我看了一下回答这个问题的人有个,这说明大家非常关心的话题。释、道、儒是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可分割,不过老有人会问这样的问题,当然释、道、儒各自的支持者一定坚信自己信仰的是最高明的。道儒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干过架,这个看过诸子百家的应该不陌生,释道则在佛教传入中土,拥有信众广泛之后也干过好几次架。(前者是道家与儒家,后者是道教与释教,中间有区别的)。古代王朝用的是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科举制度的教科书是以儒家经典为范本,至于道与佛,时而重道,如李唐,时而重佛如南朝梁等。正因为有了这些历史,使得老百姓对“佛佗、老子、孔子”谁更高明产生了疑问。不过在我看来,当你有这个念头冒出来,就已经犯大忌。

为什么这么说?

想比谁高谁低,无非是想为自己选择一个更好的,这是一种功利的念头,这种念头与儒道佛皆相左也。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你要找好的,离道远也,道为朴哪有什么好坏高下之别?佛佗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如来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你执于好或者不好,是不是已经我执了?孔子提倡天下大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认为好与坏,那一定会对好的热情,对坏的排斥。天下大同的核心是一个容字,求的是一个同字,存的是一个异字。一定要弄出个高低和好坏,那不是将天下大同朝天下相同发展吗?

有人会反问:既然如此,释、道、儒为什么还要相互论辩?难道那些高僧大德,有道之士,饱学鸿儒皆不如你?

这个答案也很简单,他们不是为自己争,是为释、道、儒传播而争。比如一代高僧不可能会去说儒比佛厉害,同理一代大儒也不会说佛比儒厉害,正如王阳明也会去批判道、佛。庄子也不会说儒家比道家高明。他们之所以发生争辩的主要为了传承。任何宗教和学派要发展,就必须要吸收更多新鲜血液。吸收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宣扬自己的东西是最好的,你看看街上卖东西的,有哪一家会说我家的东西不好?除非他不想让你买。普通人就喜欢图个好,见好就羡,见利思图,趋利避害也是常态。正因为普通人有这样的喜好,他们才会进行争辩,而不是他们喜欢争辩高下,这个辩是给普通人看的,核心在一个“引”字而不是“非”字。若真有高下,王阳明也不会说出释、道、儒最终是一样的话来。普通人需不需要参与这场争辩?没有必要,每一个人的喜好不同,释、道、儒与你的缘份不同,在你没有真正悟到与你有缘的那一家的精华之时,你就下场与人争辨,是否有些舍本之态了?只有真正精通之时,算有了本,那才有资格去跟人争辩。若连门都没进就比高下,无非是拾人牙慧,是不是急了点?你喜欢的未必别人一定喜欢,正如我这里儒道佛加阴阳皆写,如开自选超市一般,你爱看哪就哪,我从不会去说哪一家更高明。至于我自然也有偏好,在写时会尽力回避这个偏好,以免产生引导效果。当然您一定说就算没有精通也要参加争辩,那是您的自由。我的立场并不能代表您的立场。有人又会问:既然都一样,为什么还有释、道、儒之别。不是释、道、儒有别,而是天下人有别,人人不一样,才会有释、道、儒之别,释、道、儒内部又有分支差别,显然也是为了适应不同时代的人。到哪一天那个分支消失了,不是不好,而是喜欢这一支的人没了,自然就没传承必要了。南离北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zs/2418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