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声律启蒙3分钟教给孩子古时最美调调

发布时间:2021/5/5 22:40:29   点击数:

诗词和对联

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两千多年来一直薪火相传,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文学修养的训练,除了要学习识字外,还要学习音律、格律等。因此,《声律启蒙》应运而生,它是古时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EPLUS北外壹佳学堂——国学经典课程开设“声律启蒙”课程,带孩子追溯、学习古时那最美的调调。

EPLUS北外壹佳学堂许亚老师原创音频

声律启蒙(四支一段)

茶对酒,赋对诗。燕子对莺儿。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四目颉,一足夔。鸜鹆对鹭鸶。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蘼。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

知识拓展

(一)

EPLUS北外壹佳学堂《声律启蒙》课程教案

四目颉[jié]:是指仓颉,传说中创造文字的人,传说中他长着四只眼睛,四目灵光。他因为看到地上鸟兽的足迹,发明了文字。

一足夔[kuí]:此典故有两种说法。其一说夔是一种怪兽,似牛,青色的毛,无角,只有一只脚(《山海经》)。另一说夔为人名,舜的乐工(管理朝廷音乐的官员),鲁哀公听说“夔一足”,以为夔只有一只脚,就去问孔子,孔子就说“夔一而足,非一足也”。但传说既久,慢慢也就衍生夔是只有一只脚的音乐之神的说法了,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上就绘制有一只脚的夔的图形。

(二)

鸜鹆[qúyù](鸲鹆)即八哥鸟,是种会学人说话的鸟;鸜是鸟类的一属;鹆即八哥鸟。

鹭鸶[lùsī]说的是白鹭

(三)

EPLUS北外壹佳学堂《声律启蒙》课程教案

菡萏[hàndàn]指的是荷花。唐代诗人李商隐,在诗里《赠荷花》中曾提过:唯有绿荷红菡萏,舒卷开合任天真。

荼蘼[túmí]是一种白色的小花,带香气。是在春季最后盛放的花,当它开放的时候就意味着春天的结束。宋代的苏轼,也曾为荼蘼提过诗:荼蘼不争春,寂寞开最晚。

上句说的是粉红色的荷花在池中开放,映衬着白色的荼蘼小花满园香。荷花开满池,指的盛夏要到来了,春末荼蘼香未散,春天就快要过去了。韵文在这里便是在讲初夏。

(四)

EPLUS北外壹佳学堂《声律启蒙》课程教案

智伯恩深是指战国时期著名的刺客豫让,他投入晋国大夫智伯门下,智伯以国士待他。后来智伯在权力斗争中被赵襄子所杀,他的门下人都作鸟兽散,唯有豫让铁心要为主公报仇。

豫让刺杀失败后被抓,但赵襄子觉得他是为旧主报仇,是个忠义之士,不忍杀他,就把他给放了。

但豫让依然没有放弃,他怕被再认出不惜毁坏面目,吞下木炭改变自己的声音,并扮成乞丐终日流落街头,等待机会,准备再次刺杀赵襄子,可再次被抓。

最后豫让请求赵襄子给他一件穿过的衣服,让他刺上几剑,象征性地表示杀死了赵襄子,已为智伯报仇。赵襄子同意了,于是豫让挥剑斩衣,长啸而亡。举剑自尽前他留下一句千古名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说的是义士,宁愿为了了解自己信任自己的人牺牲。

//////

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

这句话又藏有什么典故呢?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zs/2063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