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微语
《庄子》
从今天起,我们开始说说《庄子》,也称《南华经》,据专家考证作者为庄子及其传人。庄子本人传说是楚国贵族,因战乱逃往宋国,在宋国做过看管漆园的小吏。
庄子继承了老子道家的思想,遵循大道,遵循自然,同时,他对人的生命有着深深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人的生命分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两大部分,肉体生命部分是有限的,而人的精神生命部分是无限的,且与天地、万物共存,他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但因人的欲望太强,于是只注重了肉体生命,而忽略了精神生命,他说: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也就是人世俗欲望太深,就失去了直接感应精神生命的能力,而固死在肉体生命中无法自拔。
后来的禅宗引用了他对生命的解读,《金刚经》中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不要执着我们眼前的肉体生命,才能找回我们那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真心,也就是永恒的精神生命。
中国的艺术思想从《庄子》中也汲取了大量的营养和原素,可以说不懂《庄子》就很难全面了解中国精神、中国人。据考证,《庄子》内七篇为庄子所做,是其思想的核心,我们主要为大家解读内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