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笔记中国哲学常识庄子

发布时间:2020/9/5 14:42:28   点击数:
北京中科曝光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4487.html

一、庄子略传

1.庄子生平记录很少。

《史记》记载,名周,蒙人。曾做蒙漆园吏,说他和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他曾和惠施往来,又死在惠施之后、公孙龙之前。

2.《庄子》书,《汉书·艺文志》说有52篇,如今现存只有33篇。

内篇7篇:有少许后人加入的话,其他可信。

外篇15篇,杂篇11篇:后人杂凑假造的。

3.庄子哲学

庄子的学说,只是一个“出世主义”。他虽与世俗处,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中国古代出世派哲学至庄子始完成成立。

二、万物变迁的问题

1.庄子哲学的起点,只在一个万物变迁的问题。

老子:万物生于有,有在于无。

孔子:万物起于简易而演为天下之至赜zé,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墨子、惠施、公孙龙哲学里面,开始研究“生物进化”这方面。

2.《列子》书中的生物进化论

(1)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

(2)无:无形、无色、无声、无味,却又是形声色味的原因;不生、不化,却又能生生化化。因为不生,所以永久是单独的;因为不化,所以化来化去终归不变。此处的无不同于老子“虚空”的无,而是一种不生不灭不化的原质。

3.庄子书中的生物进化论

“自化”是《庄子》生物进化论的大旨。

“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万物本来是同一类,后来才渐渐变成各种不同形的物类。

天然的变化,“天均”,万物的进化都是自生自化,并无主宰。

4.进化之故

万物虽不同形、不同才性、不同技能,却各个适合于自己所处的境遇。

但《庄子》书中并不曾明说这种“适合”是否就是万物变迁进化的缘故。

这一层便是《庄子》生物进化论的大缺点。

三、庄子的名学

1.完全的怀疑主义

(1)儒墨两家“各是其是,而非他人所是;各非其非,而是他人所非”,其实都错了。

(2)因为所见有偏,故有争论。争论既起,偏见愈深。如何分辨是非真伪?

墨家:辩胜便是当,当的终必胜。墨家的名学精神,辩论可以定是非,故造就许多论证方法。

庄子:辩论胜了,难道你便真是了,我便真不是了吗?

2.以明

(1)庄子说因为人有偏蔽不见之处,所以争论不休。若能把事理见得完全透彻了,便不用争论了。

(2)但是如何才能见到事理之全呢?庄子说“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3)以明,是以彼明此,以此明彼。

(4)“彼”即是“非是”。

3.是非

(1)“是”与“非是”表面上是极端相反对的,实际是相互相成的。所以庄子说“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2)东西相反而不可相无,彼是相反而实相生相成。

4.变化

天下是非,本来不是永远不变的。世上无不变之是事物,也无不变之是非。是非善恶随时事变化。

5.自然

(1)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我们有限的知识,如何能断定是非?倒不如,安分守己听其自然。

(2)把种种变化看作天道的运行。

6.达观

(1)自然无论善恶好丑,都有一个天道的作用,不过我们知识不够,不能处处都懂得是什么作用罢了。

(2)既然如此,世上种种的区别,纵横、善恶、美丑、分合、成毁……都是无用的区别了。

(3)既然一切区别都归无用,又何必要改良呢?又何必要维新革命呢?

(4)庄子因为能达观一切,所以不反对固有社会,所以“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5)即为世俗所通用,自然与世俗相投相得。

胡适说:这种极端“不谴是非”的达观主义,是极端的守旧主义。

四、庄子的人生哲学

对是非的达观,对于人生一切寿夭、生死、祸福,也一概达观,一概归到命定。

这种达观主义的根据,都在他的天道观念。

《养生主篇》说庖丁解牛的秘诀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八个字。庄子的人生哲学,也只是这八个字。所以《养生主篇》说到老聃死时,秦失道: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安时而处顺”,即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都是乐天安命的意思。

胡适说,这种话看上去好像是高超得很,但其实这种人生哲学的流弊,重的可以养成一种阿谀依违、苟且媚世的无耻小人;轻的也会造成一种不管社会痛痒,不问民生痛苦,乐天安命,听其自然的废物。(笔记:看来胡适是不喜欢庄子的。)

五、结论

庄子的哲学,总而言之,是一个出世主义。虽与世人往来,却不问世上的是非、善恶、祸福、生死、喜怒、贫富……

(之后的摘抄略,因为作者对庄子持批判态度而作的总结,后面批判太狠了,作为庄粉无法再去复述。对于胡适的观点,本人虽然不能认同,但是可以尝试去理解……)

(再附一句本读者的嚷嚷,诸子百家,都有其落后不可取的地方,胡大大为啥批判庄子这么重……泪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zs/1840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