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推荐 >> 庄子名句欣赏马蹄道德不废
国学经典
《庄子》是一部道家经典著作,由战国中期庄周及其门徒后学所共著,汉代以后,被尊称为《南华经》,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与《老子》、《周易》合称为“三玄”。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是先秦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战国中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是宋国的公室后代。庄子潜心研究道学,几乎一生退隐。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
《马蹄》-庄子外篇
本篇主旨在于抨击政治权利所造成的灾害,并描绘自然放任生活之适性。“马蹄”,就是马的蹄子。取篇首二字作为篇名。本篇的首章指出“治天下之过”,刑法杀伐、规范束缚,如同马儿遭到烧剔刻雒。治权施于民,如马的遭受“橛饰之患”、“鞭??之威”。种种政教措施,都有违“真性”。人当自然放任(“天放”),依“常性”而生活。进而描绘“至德之世”,这是对于反礼教的自由人生活情境的一种憧憬。
《马蹄》名句欣赏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
马的蹄子可以踏霜踩雪,皮毛可以挡风蔽寒。吃草喝水,撒腿跳跃,这就是马的真性。
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jué]饰之患,而后有鞭筴之威
使它饥饿使它口渴,使它奔驰使它快跑,使它整饰使它划一,前有马嚼马缨的束缚,后有马鞭马棒的威压。
故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
木头不被破开,怎么造出祭祀的酒樽来?白净的玉石不被雕琢,怎么造出珍贵的珪璋来?道德不被废弃,哪用得着仁义?
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
天性不被支离,哪用得着礼乐?五色不被搅乱,哪需编织文采?五声不被破坏,哪需调配六律?
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
人民具有不变的本性,织布穿衣,耕作进食,这叫做共性。
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
人跟无知的东西一样,他的天性不会失掉;人跟没有欲望的东西一样,这叫做纯朴。
蹩躠〔biéxuè〕为仁,踶跂〔zhìqǐ〕为义,而天下始疑矣;澶漫〔dàn〕为乐,摘僻为礼,而天下始分矣。
苦心经营仁义,天下开始迷惑了。放纵作乐,扭捏制礼,天下开始崩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