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南怀瑾老师这是庄子在人间世传人道上的

发布时间:2021/9/28 14:42:38   点击数:
北京白癜风主治医院哪里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南师怀瑾先生

来源:《庄子諵譁》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谢谢

排版编辑:怀恩书社(huaienshushe)

养虎的学问

接着上面两段一正一反的理论之后,蘧伯玉又讲:

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也。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

你有没有看过,养老虎的人给老虎喂食,譬如说喂牛肉,宁可煮熟一点,而不敢割一块生牛肉丢进去,或直接把一只活物丢进去,否则老虎必须把活物咬死了吃,这样它就养成了杀生的习惯,而且养成了斗争的习气。同时,“不敢以全物与之”,宁可把食物割开来剁碎,送到它嘴边就能吃下去。喂老虎一样东西,你看它用爪子按着又啃又咬,有时咬不下来就发脾气了。个性坏的人哪,就和这老虎差不多。所以养老虎很麻烦,要对它很了解,什么时间肚子饱,什么时间肚子饿,它怎么样就要发脾气,怎么样才不发脾气,这些都要搞清楚。老虎是畜生,动物脾气都很坏,嗔恨心大,所以就变动物了。老虎与人不同类,但老虎对养它的人呀,蛮好,蛮乖。为什么?因为给它吃的嘛,养虎人顺着它的性情来养。有时候老虎发了脾气,把养它的人吃了,那是因为养虎人撞到了虎的毛病,老虎的毛病发了,不管你养不养我,照样吃你。此所谓禽兽。这一段拿给心理学家去发挥,可以研究出许多名堂。

“虎之与人异类”,其实庄子讲得很客气,虎和人不同类,并不是说人比老虎好。人有兽性,兽也有人性。上次在宗教展示中心,有个同学问我,为什么密宗塑的塑像,多半不是人的样子,有些塑成人的身体,连着野兽的脑袋,还有爪子什么的?像显宗塑的佛像,三十二相八十庄严,多么漂亮,这是什么道理?我告诉他,很简单嘛,人性之中有兽性,兽性之中有人性,究竟人性是善良,还是兽性是善良?这是个话头,你参参看呢?不可知。你不要以为我们人这个样子,才叫长得漂亮,让另外世界的那些众生看,我们人这个样子很难看。别的生物长几十只脚,我们人只长两只脚,这个样子多不好看呢!别的生物脑袋后面长有眼睛,也不怕车祸,我们人长的眼睛,看前面还蛮灵光,后面就不行了,所以人这种动物笨得要死,只能看一面,不能够看到全面。所以啊,密宗的佛像,有道理在里面的,是个大话头。那个同学听了,有点恍然钻出来大悟的样子,是不是大悟了,连我自己也搞不清楚。

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蜃盛溺。适有蚊虻仆缘,而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

你看养马的,喜欢马的人,马的尾巴一翘,晓得它要屙大便了,就很快地用竹篮筐接住马粪。马粪还是药呢,也可以作燃料,同时也怕把路弄脏了,所以要用篮筐接住。马撒尿的时候呢?把海边大的贝壳取过来接它的尿,马尿也是药,也有好处。当然这是古代,现在都不用这些工具了。人爱马呀,又要给它洗澡,又要给它剪发,又要给它喝酒,又要给它吃豆,爱马那爱得不得了,比爱人爱得多了。马我们那样爱它,它对人也好,看到人来,把头贴到人身上擦两下,人就是容易被骗的,马这样亲你两下,你就说:这马好可爱呀!它好爱我呀!结果有个蚊虻来吃马的血,你拿苍蝇拍子“啪”一下,打到马身上去。打马的时候不对,这下马屁拍在马腿上,那马把马缰咬断了,把头一摆,马蹄子朝你胸口一踢,你就受内伤了,云南白药都吃不好的。这个道理就是:

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

这两句话也是作人的道理。任何一个人,都有自由的意志,生物也是一样,马也好老虎也好都是这样,“意有所至”,它那个毛病来了,一发作了,人跟马跟老虎没有什么两样,他爱好就是那一点,专注在那一点的时候,什么也转他不了,这就要研究唯识中第八识阿赖耶识中习气的根。一个人入迷的时候,你要劝他“回头是岸”,苦海茫茫,回头岸在何处啊?你什么般若呀,真如呀,都没有用。所以,明知道你爱他,有时候他出于自己的利益需要,就忘记你爱不爱他了。因此夫妇之间,父子之间,兄弟朋友之间,人与人之间很难相处,总之是“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啊!

我们再看历史上的大奸臣,譬如宋朝的秦桧,明朝的严嵩,乃至清朝的和珅这一些人,他们为什么一当权就是几十年?因为他们就懂得“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这个窍妙,皇帝硬是离不开他们。历史上大奸臣杀了大忠臣,你以为真是被奸臣杀了的呀?根本就是皇帝要杀。如历史上说秦桧杀了岳飞,哪里是秦桧杀的,宋高宗本来就讨厌岳飞,秦桧只是迎合宋高宗的意思,代高宗承罪而已。大家都知道岳飞的口号:“直捣黄龙,迎回二圣。”这是岳飞不懂宋高宗的心理,以为直捣黄龙就可以了。迎回二圣以后,宋高宗怎么办?二圣一个是他父亲,一个是他哥哥,二圣回来,宋高宗还当不当皇帝?第二点,当时宋高宗还没有立太子,而岳飞偏要涉及内政,天天催宋高宗立太子,这在高宗的想法,认为你岳飞希望我快死吗?而且这是我赵家的家务事,你在外面好好打你的仗就行了。可是岳飞偏要回来管这件事。秦桧就知道宋高宗这个心理,宋高宗“意有所至”,秦桧一下子就懂了,皇帝的意思要这样办,我给皇帝办了,皇帝是越来越舒服,嗨,他真懂事。所以奸臣也是很不容易当的。当然我们不要学奸臣,奸臣太懂人家的心理了。所以做奸臣也好,做忠臣也好,历史上有句名言,叫“揣摩上意”。上面领导人的意思,你搞不清楚不行,要好好地研究,好好地揣摩。不要说揣摩上面的人的意思,像有的学生没有把我的意思搞懂,有时候正忙着,你来给我讲话,又不好意思骂你,就“好好好”应付两声,那个“好好好”,是不大同意呀,你一听老师答应了“好”,就以为老师都同意了,那我的火就上来了,我的老虎脾气也发了。所以揣摩上意之难呀!不要说揣摩上意,两夫妻,两个好朋友,你真懂得他的意思很不容易,此所谓知己之难。我们懂了这个道理,就可以作人了,可以处世了,也可以做大事业了。所以有些朋友埋怨,自己的才具是了不起的英雄,就是运气不好,这些长官不认识我。不是长官不认识你,对不起,是你不认识长官,你不懂得长官“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啊。

“可不慎邪?”你要谨慎啊这两句是重点,最难的,这是庄子在《人间世》传人道上的密宗。

三个故事讲完了。《庄子》的妙就在于,他东一下西一下,一段一段的故事摆在那里,都不给你作结论,要你自己去作结论。如果他做了结论,那就没有价值了。就像一个水晶球摆在那里一样,从四面八方去看,角度不同,理解就不同。禅宗后来都是学的这一套。这中间要注意,我现在只能讲到这里,你们仔细去读,仔细去参详,这三段故事,每一段都并不独立,从颜回开始,三段故事都连带下来,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转接不同,但是,每一段又是单独的一个故事,这就是《庄子》的千古妙文。现在年青人写白话文,最时兴的都是这个方法,一段一段的,可惜呀,不是《庄子》的文章,是“孙子文章”。上不及老子,下不及孙子,真是儿子,中国诸子百家的儿子。我们的诸子百家,上有老子,中有儿子,下有孙子,哈!三代都有。

库藏好书缘结十方

如欲饱餐南师法乳,不妨焚香跏趺,随文入观,坚凝正心,所得必然大大不同。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点击下列标题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梁冬: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几位高人!

南怀瑾老师:人没有几年是站着的,四肢是贪图安逸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南怀瑾先生:春天该如何(我们人同动物一样,春天也脱毛)

钱穆:中国文化是最长寿的文化

南怀瑾老师:由儿童时代背诵的“经”、“史”,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南怀瑾老师:人怎么能够安定下来呢?(静坐修养端容正坐)

有福之人的秘密

南怀瑾老师:存心自有天知(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南怀瑾老师:要了解中国文化的根本,这是不能不研究的

南怀瑾老师:求学的目的为什么(提到教育,感慨很多)

南怀瑾老师:『惊蛰』非常重要

南怀瑾老师:此法可以治百病,炼几天即可引发生机

南怀瑾老师:这本书你自己看熟了,最少可以保持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南怀瑾老师:要人类社会真正和平,必须人人反省,人人都能够知足

朱清时丨终日焚香,独味深旨(人要“灭苦”,就应上岸)

新书│《南怀瑾讲述:禅学、禅修、禅行》

南怀瑾先生一天二十四小时是如何度过的?

知医│李辛:生病其实是认识生命,重新学习的开始

南怀瑾老师:社会动乱之源

杨定一

心的转变,是人生最大的工程,也是最大的礼物。

南怀瑾老师:古今中外,所有青少年心里共有的烦恼

南怀瑾老师: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很妙,不要只站在一个立场

南怀瑾老师:不可压抑快活自在

马一浮丨穷理尽性,方惬吾意

南怀瑾老师:不如归去

南怀瑾老师

静下来,一切会不同

王阳明

人心中的良知

南怀瑾老师:什么叫邪气,那是自己招来的风

南怀瑾老师:人没有远见人生已经差了一截了

南怀瑾老师:深不得,浅不得

南怀瑾老师:《二顾全书》不能不读

南怀瑾老师:可惜的是,这样的父母师长,并不太多。

梁冬:在菩提树下,我坐得泪流满面

南怀瑾老师:一切形式,都必须配合内心的诚恳,才有意义

南怀瑾老师:如果孔门弟子少了子贡,行吗?

南怀瑾老师:寂寞的享受(他五百年来是非常寂寞的)

真正厉害的人,从来不着急

刘雨虹:金石药物(老师留给我们太多太多了)

南怀瑾老师:真正要读书的孩子,要先从『四书』开始。

南怀瑾老师:时代的怪现象(谆谆教诲语重心长)

南怀瑾老师:盘足曲膝与健康

吕松涛: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住禅堂的一年)

知医|倪海厦:人工甜食的危害

南怀瑾老师:除去所有,唯置一床

南怀瑾老师:重视一件事情的动机

朱清时:不折腾就是教育最基本规律

南怀瑾老师:有几个人能真正跳出生老病死苦的圈子?

知医┃刘力红:夏天开空调"欠"下的病,冬天能不还?

《武人琴音》

这么大信念,才有那么大功夫

徐文兵:一定要明白,你在吃饭,饭也在“吃”你!

李辛:为孩子创造健康的家庭环境

南怀瑾老师:世界上的真理只有一个(莫把客栈唤家乡)

余光中:我的国文启蒙,我以能使用中文为幸

南怀瑾老师:教育的目的,值得好好深思

首愚法师:一边惭愧忏悔,一边发愿,不可思议!

南怀瑾老师:真正的大圆满,只是这四句话

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我们又见面啦!

欢迎您来到怀恩书社

读好书做好人

己立立人自立立他

读好书心明眼亮会读书学以致用怀恩书社淘宝店铺: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tj/2239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