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推荐 >> 什么是道德先立德,再修道
岁在戊戌
二月十九▽西历年4月4日
道教文化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积淀
道教信仰、教理教义、人生观、人生价值、社会道德、人伦道德,无一不是中华民族自古流衍积淀下来的,经与道教信仰要求择善而从之的民族优秀传统思想。
道教就是把这些民族优秀传统精神加上信仰观念,作为宗教道德、修持准则,贯彻于修道行为的全过程,本着这一信念行持不懈,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不动摇自己的善行、正行,这是道教徒在定力上的修养。
▲八仙宫
道与德道教信仰的“道”和“德”是《道德经》中阐述的道德,是道教的根本信仰,道教的教理教义以《道德经》为准则进行修持。
因为道无形体,维德能彰显,故道为之体,德为之用。所谓“德”即是得,德积而道备。道教修道而得道的过程,即积德而达到与道合真的过程,也就是由凡人成仙人的过程。
道教基于这种信仰,所以自古的高道,无不重视道德修养。以至葛洪曾明确提出“德之不立,虽服金丹大药,亦不得长生”。而历代祖师也无一不是有功于国,有德于民的大德累累者。
道教徒以道德修养来完善自我,进行体道合一的修持以达到得道成真的目的,就须首先明白,人事道德是什么,也就是说所谓“道德”是什么。
▲八仙宫
“道”一般是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引申为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准则,规矩或规范。“德”即得,人们认识“道”,遵循“道”,内得于己,外施于人,便称为“德”。人们在思想信仰认准并树立自觉走这条道,遵循这种方向和规则是善,是正义;而违背这种方向和规则是恶,是非正义,这种内得于自己,影响别人的情操、品质和境界就是德。《庄子德充符》中说:“
德充于内,物应于外,内外玄合,信若符命”。
即内心世界道德充足,外物与自然与之相应的道理。
▲八仙宫
点击读取精选热文西安八仙宫正式实行免费赠香
道长们联合署名提案申遗的“洞天福地”,到底是什么?
没错,道教是这样上香的!
中国人,你还记得怎样行礼吗?
道教冠服,看我衣冠上国之美!
进入道观,一定要知道这些礼仪!
道教说,生活在世界上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拜斗,是道教独有的祈福延寿科仪
禹步踏之,神驰九霄!揭秘道教法术之步罡踏斗
八仙庵的八仙殿,为什么会有9位神仙?连光绪皇帝都为之题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