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推荐 >>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7月29日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7月29日
阅读庄子《秋水》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浚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30.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浚:_辩:_美:_望洋:_
31、河伯为什么会“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32、庄子描绘河水和大海两种景象,其作用是什么,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从这里可以看出《秋水》在表现方法上有哪些特点?
30、涘:水边,岸。辩:通“辨”,分辨。美:美景。望洋:抬头仰视的样子。
31、因为河伯看到大海的无边无际,意识到自己的夜郎自大、狂妄无知,感到羞愧。
32、是为了比照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说明的道理:楼外有楼,天外有天,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永远不能骄傲自满,必须不断上进。
主要有三种:
一是善于通过虚拟的寓言故事来说理;
二是善于借助形象的描绘将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形象;
三是善于运用对比手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