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推荐 >> 这是一本值得ldquo翻来覆去rd
胖爸有话说
从今天开始,公号将新增一个栏目——好书悦读。设置这个栏目的初衷,不是为了向大家荐书,而是跟大家一起赏书。我会请一些在阅读方面颇有经验的家长,以导读的形式,和大家分享阅读体验,帮助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把书读厚,把书读透,最大程度地呈现和汲取书的价值。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胖主任在课表里加了一节“阅读课”,所以,你们那些买回去在书架上躺平的书,该支棱起来了,否则,鸡毛掸子……
今天的开篇之作,来自于曾经给我们带《米食乐》导读的读者
海风徐来,这一次她要导读的书,是同样来自读小库的《鱼之乐》。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她上台发言。为什么是《鱼之乐》?
胖爸曾经说过:购置读小库的书,是要在书柜专门留出一片空间的。果然,从入手第一本读小库的书至今,在家中几列书柜中“读小库出品”已占据了整整一列。
继“中国基因”系列的《米食乐》导读之后,一直也有“未完待续”的心思,希望有机会再次分享好书。站在那列读小库书柜前,“中国基因”系列和“传统启蒙”系列就那样头靠头地“依偎”在一个格子里,不由地搬出了“传统启蒙”四册书,同样的视觉质感、同样的文化底色让我又开始了探寻之旅…….
读小库“传统启蒙”系列一套四册,分别是《鱼之乐》《夫子说》《熊梦蝶》《鱼儿水中游》。出版编辑这样描述它们:“将传统经典说成既不古板,也不玄奥的好玩故事,让孩子理解中国文化中的深刻哲学;用童真视角进行潜移默化的哲学启蒙。”四册书将中国古代名家——孔子和庄子流传至今的名篇佳句解读成为趣味盎然的小故事,配以明亮多彩的画面展示给读者,播撒下古典文化的种子。四册书各有特色,《夫子说》和《鱼儿水中游》是故事合集,而《鱼之乐》和《熊梦蝶》是独立的完整小品。个人感觉《熊梦蝶》哲思更深一些,适合大龄孩子理解,所以这次就先与大家一起欣赏《鱼之乐》。
《鱼之乐》讲了什么故事?
若暂不提与庄子语录的渊源,会发现《鱼之乐》是自成一体的一个有趣故事。一条河的两边分别住着两只熊——月熊和棕熊(提个问:什么是月熊?)。两只熊闲来无事,在各自的河边休憩。鱼儿在它们面前游过,月熊看到的鱼很开心,不禁感叹:“好快乐的鱼。”棕熊却毫不客气地反对:“不快乐的鱼。”两只熊为了一只鱼和一群鱼是否快乐争论不休。争完了鱼,又抬头看天,鸟儿快乐与否也成为他们争论的话题。这场争论经过了一年四季,直到一天两只熊吵得不慎跌落河中,分别跑到了对方的“领地”…….由于位置互换,才发现原来对方之前的观点也都没错呀。
通过简单的故事概述,可以发现作者希望传达的是一个浅显的道理:设身处地,换位思考。那么《鱼之乐》是如何通过图文并茂的巧妙设计将这个道理呈现出来的呢?
一条大河波浪宽。故事发生在一条河的两边。若不是一番争论,有可能月熊与棕熊一生都“各执一边”相安无事地生活着。但是一次争吵跌落河中之后让它们有“机会”可以爬到对方的“领地”观察。所以大河两边的位置设计,让揭示换位思考这个道理变得很有依托。
飞鸟与鱼。这本书是《鱼之乐》,按理说鱼就好,在对鱼儿到底快不快乐争吵之后,两只熊抬头望天,竟然又对飞鸟是否快乐辩论起来。最初几次阅读时,并没有特别留意飞鸟的部分,但当看到这本书的画面是多么精美繁复,会感觉作者绘者似不应心血来潮,匆匆加几张飞鸟的图补充情节而已。
我想,水中的鱼儿是平面世界中的生灵,天空的飞鸟又让熊们的视野延展,以为自己已经看得足够宽广,但,只要位置不换,只要仍然站在自己的角度,世界再广大,也是一样的结论。此外,那首流传甚广的诗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仍然在温馨提示我们:倘若不能易位处之,我们真的很难互通悲欢。
把书倒过来了吗?把书打开了吗?我觉得《鱼之乐》最有特色的还是其版面设计,为什么月熊与棕熊最后都承认自己的偏执,而纷纷表示对方是对的?最后作者请读者们把书倒过来,从头到尾再看一遍,就会发现,当时棕熊说的鱼儿、鸟儿不快乐,是因为在它的角度上,鱼儿和鸟儿确实是面露不悦的。这样的版面设计虽非首创,但是用在讲“换位思考”这个主题上是再好不过了,无需家长多费唇舌,孩子们一下子就能体会出作者的用心和巧思。
试着旋转屏幕看图片中的鱼
众所周知,很多优秀的绘本是“赢”在了封面上。孩子们总是容易被那些封面出众的绘本吸引。《鱼之乐》的封面是一幅悠哉游哉的鱼儿戏水图,如果细心的家长把封面和封底同时打开,展现面前的可能另有一番趣味……这时,我们可能也再次体会出:位置、角度、全面都是我们真正了解事物所需要的。
作者与绘者
初识绘本,我与很多读者一样,对作者和绘者并无过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tj/21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