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中国真正厉害的只有一种人利用人性的弱点赚

发布时间:2021/6/12 10:47:47   点击数:

庄子带着他的学生到山间散步。他们远远地看见一棵参天大树下站立着一个樵夫。那个樵夫看了一下大树,然后扔掉斧头坐在地上休息。庄子问樵夫为什么不砍那棵大树。

那人回答说:“这树没有什么用处。”

庄子听了,对学生们说:“你们记住,就是因为没有用处,这棵树才能长得这么高大,才能够继续活下去。”

庄子他们从山里走出来,住在老朋友家里。老朋友很高兴,要家仆杀鹅烹煮。家仆对主人说:“咱们家那两只鹅,一只会叫,一只不会叫,请问杀哪一只?”

主人说:“杀那只不会叫的吧!”

第二天,学生困惑地问庄子:“昨天,山里的大树,因为没有用处,能尽享天年;后来,主人家的那只不会叫的鹅,却因为没有用处而被处死。老师您说,要处在什么情况下才安全呢?”

庄子笑着说:“做人和处事就应该在有用和无用之间斟酌。不过,处在有用与无用之间,还是一种人为的选择,不能顺其自然。这样做,表面上似乎对了,实际上还是不对,还是不能从忧患中摆脱出来,难免受到连累。如果心中清静无为,顺应自然的观念,随波逐流,就不会这样了。那就可以做到:既没有人称赞,也没有人毁谤;有时是龙,飞腾在天;有时是蛇,深藏于地,随着时日一道变化,无所追求;有时向上,有时向下,与万物协调相处,同周围浑然一体。如果做到了这些,那么就成了一个彻底自由的人,天地间任我逍遥,乾坤中随我驰骋。外界事物对我而言是可有可无,而我是存在的。”

股市也是一样的生存原则,能赚的人必定并不是运气的恩赐,而是适应了艰难困境的股市环境,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总结了自己的经验,提高了自己的睿智、眼光和审判能力,才有了华丽的改变,而没有赚的人却永远认为赚的人多么走运、多么厉害,肯定有一套法宝,就是停留在这种层面,所以永远也无法正视到自己的不足,那怎么改变自己适应险恶的环境,自然而然就被淘汰了。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潜规则,业余的玩不过专业的。

在瞬息万变的交易市场上,你要确保自己不是个随随便便的赌徒,最保险的方法就是开个赌场,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统,制定规则,然后遵守它,执行它,捍卫它。

别让“专职炒股”耽误了你的前程

股民们的情绪,犹如六月的天气,说变就变。随着行情切换患得患失的股民有很多,一部分是90后新股民,还有一部分是股市暴跌惨亏出局、甚至誓言再玩剁手的80后“老股民”。与60、70后股民普遍兼职炒股不同,这些80、90后的股民,由于父母已经给他们打下了物质基础,大都不存在太大的生存压力,所以,这些80、90后只要能在股市取得偶一“小胜”,许多立马转向专职炒股。

对这些80、90后,如果言不由衷的话,我们可以为他们的自信点赞,还可以提出论证,80、90后大都接受过高等教育,他们的学习能力比年长者要强,他们很容易就能提高投资的专业水平。

但是,如果我们正直,如果我们讲实话实说的话,那么,我们应该果断批评这些80、90后的幼稚。当然,这样是有点良药苦口了。

年轻人“专职炒股”有没有成功的可能性,当然有。但是,作为一种选择,如果我们理性的话,那么就要分析这种成功的概率。

“专职炒股”成功的概率到底有多高?应该不超过百分之一。

为什么这么说?

有数据统计,自年我国A股市场诞生之后,在起起伏伏、长熊短牛的近30年里,A股投资者赢利和亏损的比例是6:94,也就是说,在位股民中,只有6位赚钱,而多达94位是亏钱的。有必要注意,在这区区6%的赚钱股民中,并没有计算投资A股的资金成本,毕竟,如果钱在银行定期存款、或者买余额宝等货币基金,那是有一定利息收入的———而如果我们再算上股民投资A股的资金成本,那么,在过去近30年里,A股股民的亏损比例可能要远远高于94%、而高达98%左右。

似此,最后剩下的扣除资金成本仍能赢利的股民(占比2%左右),就算“专职炒股”成功了吗?

不然!这还涉及到具体股民的投资本金和投资回报,我们假设有两个股民(甲和乙),投资A股的资本金均为万元,甲的年投资回报率为50%、乙的年投资回报率为5%,那么如果身处一二线城市,尽管甲乙都能做到投资正收益,貌似都能炒股赚钱,但是,甲的年收益50万元是可以养家的,乙的年收益5万元则无法养家。

50%的年收益是一种假设,在现实的投资世界中,是很少发生的、甚至是难以持续发生的。即便股民甲的投资回报率,能够短期达到50%,至多也就一两年,很难持续多年。不要无知者无畏,我们要知道,即便是股神巴菲特,在他过去40多年的股票投资生涯中,年化复合收益率也就25%左右。当然,有人会拿“中国股神”徐翔说事,确实,徐翔曾经取得过远超巴菲特的年复合收益率,可惜,徐翔并非是真正的股神,而是涉嫌“内幕交易操纵”,他最终也因此身陷囹圄。

年轻人,别让“专职炒股”耽误了你的前程。你可以对投资有兴趣,你也可以在风险可控之下去股市试试手。但是,请切勿“专职炒股”。

一者,股票投资要接地气,而绝大多数80、90后的股民,并无太多的社会阅历,你或许可以从书本获取财务知识,但是,事关宏观经济、产业变迁、以及具体公司的现状,这些要在密切的社会互动中去体认、去感知。

二者,对于存有“专职炒股”想法的80、90后,现实的铁锤,不仅会无情地砸碎你发财的美梦,而且,你最大的损失,可能还不是你投入股市的资本金,而是你的年轻光阴。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本金万的年轻股民,如果你专职炒股5年,你最大的损失,并不是你可能亏损的万,而是你彻底丧失了工作技能提高、职场升迁的可能性———而如果你不是沉迷股市“专职炒股”,也许这5年,你早已经从年薪10万的普通白领,成长为年薪50万、甚至万的高级白领。赢家、输家、旺家和衰家

大部分交易者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投降,才会发现真正的成功之道;同时,有些交易者会设法得到足够的正确交易知识,进入一般人所说的“盛衰循环”。

有些读者可能从交易新手的例子中得到结论,认为每一个人天生都抱着负面的态度。实际情形正好相反,并非每一位交易者都是这样,天生注定会长期亏损。

不错,的确有一些交易者持续亏损。经常亏到赔光一切,或是亏到不能再容忍更多的情感痛苦,因而退出交易为止。然而也有很多交易者孜孜不倦地在市场中学习,完全学到赢家态度,进而能够靠着交易获利。

因此他们虽然碰到很多问题,最后还是学会了赚钱之道。但是我要强调的是,他们学到的赚钱之道基础很有限。并没有学到怎么对抗欣喜若狂的不利影响,也没有学到怎么矫正自我破坏的力量。

欣喜若狂和自我破坏是两种强大的心理力量,对你的交易绩效会有极为不利的影响。但是在你开始获利或开始持续获利前,你不会关心这两种力量,这就变成了大问题。你获利时,大概至少会关心可能成为问题的事情,尤其是像欣喜若狂一样美好的感觉。

欣喜若狂有一个主要特性,就是会让人产生极度自信的感觉,让人几乎想象不到有什么地方会出问题;相反,因为自我破坏而产生的错误起源于各种冲突,以及交易者觉得应该赚钱或应该成功时的冲突。

你获利时最容易出错,如过度交易、建立过大的部位、违反自己的规则或认为操作时,行为似乎大致上不需要适度规范。你甚至可能走极端,自我膨胀地认为自己就是市场,然而市场很少认同你。市场不认同你时,你会受到伤害。伴随而来的亏损和情感痛苦通常很严重,你一定会经历盛极而衰的过程。

如果要我根据创造的成就为交易者分类,我会把交易者分成3大类。最少的一类在积极交易者当中,所占的比率大概不超过10%,是长期赚钱的赢家。他们的资产曲线稳定上升,偶尔会出现幅度相当小的减少。资产减少时,通常表示他们碰到任何交易方法或系统都会产生的正常亏损。他们不但学会怎么赚钱,也不再受到引发盛衰循环的心理力量所左右。

第2大类是长期输家,他们大约占积极交易者的30%~40%。他们的资产曲线是长期赢家资产曲线的倒影,只是方向正好相反。他们亏损的交易很多,偶尔才会有一次交易获利。不管他们有多久的交易经验,他们没有学到的地方还是很多。他们不是误解交易的本质,就是沉迷在这种错觉中,因此几乎不可能变成赢家。

人数最多的一类是“旺家兼衰家”,他们占了积极交易者的40%~50%。他们虽然学会了怎么赚钱,却不知道如何保住利润的交易技巧。因此他们的资产曲线看起来很像云霄飞车,在大幅稳定上升后会急剧下降。接着是另一次大幅稳定上升,然后是另一次急剧下降,云霄飞车式的循环不断出现。

永远只做自己熟悉的、擅长的、最有把握的交易。其它时候,管住自己的手,耐得住寂寞,过滤掉那些无意义的劣质交易。

主力要做一只股票必须掌握一直股票一定百分比流通股,这个比例一般至少要达到30%,只有达到这样的比例,才能很好的控盘掌握后续的走势,要控盘这么多股票又使股票不上涨,这需要很长的建仓时间,那么我们如何知道主力建仓完毕呢,这就要了解主力建仓完毕后的最后一个动作——试仓。

散户怎么试仓

试仓好比现在流行的试婚,和股票一起生活一段时间才会知道是不是自己想要买的股票。这期间你会看清楚很多关于这只股票的特性,包括股性、换手率、成交量、涨跌情况等等的各方面。

下面,我们就来归纳总结一下试仓的逻辑,即试仓应该观察的东西。

一.股票的强弱性

股票的强弱是在买入前必须衡量的一个特性。投资者买股票的初衷是为了获取利润,而唯一能让你尽可能大的获得利润的股票就是市场中很强势的股票。最近几年很强势的贵州茅台、五粮液等白酒板块股票,就属于很强势的股票;反之,创业板部分股票则属于弱势股票,这些弱势股票股价犹如一潭死水、且会不断创新低。

试仓过程中,我们必然会尤其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tj/2118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