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推荐 >> 读书人生守拙三境界不争对错,不乱分寸
《菜根谭》说:“抱朴守拙,藏形不露。”
真正的强大,不是锋芒毕露、咄咄逼人,而是见识过百千世态,登临绝顶,依旧低着头做人。
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
这种境界的人,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姿态自然放得比谁都低。
人生守拙有三个境界:不争对错,不乱分寸,不露锋芒。
一、不争对错有两个人,为了“3×8=24”还是“3×8=21”大吵一顿。
他们越吵越凶,于是一起到县官前,请县官评定对错。
县官二话不说,把认为“3×8=24”的人拖下去,打了20大板。
那人大声喊冤:“明明对的是我,县老爷怎么打我了!”
县官说:“你跟以为‘3×8=21’的人都能吵上半天,不打你打谁?”
歪理怎么强辩,都只是软弱的歪理;真理怎么无言,也是铁定的真理。
反对真理,是一种愚蠢,跟无知的人争辩,是更大的愚蠢。
当你跟愚人争辩,格局已经降低到愚人的层次了。
不争,才是最高明的争辩。
听过一个故事:
有人问道长:“什么是快乐的秘诀?”道长说:“不要跟愚者争论。”
那人不同意:“道长,我反对你的说法,这算什么秘诀?”
道长说:“嗯,你是对的。”
《道德经》有句至理名言:“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你永远无法辩赢一个固执己见的人,口沫横飞,也只是浪费口舌。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辩由他辩,明月照大江。
君子不需要与人争胜,更没必要跟人强辩是非。
公道自在人心,真理自在心中,你无需辩,因为事实胜于雄辩。
放下对错之争,心平气和,既长养智慧,又提升涵养。
二、不乱分寸《增广贤文》说:“过头饭好吃,过头话难听。”
说话没有分寸,是一场灾难。
很多人口没遮拦,一开口就伤人,还美名曰“刀子嘴豆腐心”。
好心说不出恶话,说话不中听,定是坏心肠。
说话只需几秒钟,但可能用一生的命运偿还。
南北朝时期,晋国大将贺若敦军功累累,他很想升迁为大将军。
但他始终不能如愿,每当见到同僚升官,心里都忿忿不平。
贺若敦把愤懑之气投放到语言,经常跟人诉说自己怀才不遇。
有一次,他凯旋而归,以为能够晋升,不料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贺若敦怒火攻心,忍不住对传令吏大发雷霆。
传令吏大为不满,把事情报告给晋公宇文护。
宇文护大怒,下令将口不择言的贺若敦赐死。
有句话说得好:“会说话的人让人笑,不会说话的人让人恼。”
说的话不一样,身边的风景也会大相径庭。
谈笑风生、语吐兰花,人人都乐于结交。
恶言恶语、口吐蒺藜,人们都避而远之。
言为心声。你的话,就是你的教养、道德、品行。
没有口出恶言的君子,也不会有语出芬芳的小人。
正所谓“听其言,观其行”,你的语言,就是一生的隐喻。
掌控好嘴巴的分寸,就掌控了人生的兴衰。
三、不露锋芒古人云:“枪打出头鸟,刀砍地头蛇。”
锋芒毕露,容易招来亏损;低调沉稳,才是长久之计。
隐忍一时,是为了将来振翅翱翔;谨慎卑微,是为了未来大放异彩。
吕端是历史上出名的“糊涂宰相”,从来不跟人相争。
朝堂议政,吕端总是让人一步;跟人交往,吕端保持谦虚低调。
别人看不起这个唯唯诺诺的老头,觉得他没什么才能。
事实上,吕端心镜明亮,只是习惯少说话、多做事。
宋太宗赵光义驾崩时,王继恩串通明德皇后、李昌龄等人,密谋政变,企图废黜太子。
吕端表面上不动声色,暗里早已觉察到端倪。
他谎称手上持有宋太宗的亲笔诏书,把王继恩骗到书房。
王继恩平常就看不起吕端,万万没想到吕端居然会突出奇谋。
吕端把房门一关,把王继恩锁在里面,再回到朝堂上,义正辞严地拥立太子为皇帝。
一场惊天谋朝篡位阴谋,就被一个“糊涂”之人,扼杀于摇篮。
《菜根谭》说:“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噬人手段处。”
比万丈锋芒更致命的,是不动声色的能力。
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人,不显山、不露水,深不可测。
这种人,不需要闪光灯照耀,自有吸引众人的摄人气度。
《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本领越是高不可攀,姿态越是低到尘埃。
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
精于心,简于形。拷问灵魂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看透了不说透,高境界;朦胧地看,心透;透非透、知未知,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
“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
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的写出《醉翁亭记》。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
人生的繁出于惑,以“仁”抗拒诱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简的标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人生百态,须当从一而终。乐以忘忧,简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简”。
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道长:“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老道长和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
大道至简,人生易简。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过岁月、走过生活,心里有许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当下放下,当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负担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简单生活的乐趣,才能感受到心灵飞翔的快感。要想改变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给找回来。我们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我们应该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天地之道,简易而已。人生苦短,诸事不想太复杂,简单生活。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静地走,快乐工作、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可以变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简单生活,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平淡,心无杂念。可是简单的生活却需要百般的努力,这样才会无忧无虑欣然享受生活。生活总的来说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态,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会用挑剔把一切变得有残缺。简单做人,率性而为,把握分寸,随遇而安,坦然接受现实;简单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对抗,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终。试着微笑,试着回眸,放松自己,不强求、不萎靡、不浮躁。简单生活,随心、随性、随缘,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
生活容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
悟入无怀之静境,一轮之心月独明,尽显心静之境界;心静自然从容洒脱,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现心静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静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华,而是平淡,不是热闹而是清欢。保持一颗童心,不开心的时候,心无遮拦地向朋友倾诉烦恼,开心的时候,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也许所有的忧愁会在倾诉中流走,所有的紧张会在大笑中释放。像孩子一样,简单生活,快乐生活,保持心灵原生态,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里总有一个故事,想讲述却难以开口,就这样在心底,渐渐谱成了曲。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向往,失去了的,才会觉到珍贵。所谓的,得失、情缘、风景、驿站,都在时光的尘烟中,慢慢淡散。虽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难,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会走远。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红尘路上,有朗朗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懵懂的坚持着,有成功的自信,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生命的丰盈缘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一颗平常心,生活简单让人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人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
不争对错,是非自有公论;
不乱分寸,三思而后开口;
不露锋芒,低调才是智慧。
抱朴守拙,就是人生最高境界。
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尽快删除,谢谢!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