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今日直播深入肌理的文本阅读,带你探究

发布时间:2020/11/7 20:10:13   点击数:

博雅大家谈系列

杨立华:我所理解的庄子哲学

直播时间:年11月5日19:00-21:00

主讲嘉宾:杨立华(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主办方:北京大学出版社、当当、京东、新华文轩、北大博雅讲坛、百度、搜狐、腾讯

也可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当当直播间

虚无主义、不可知论、心身之扭结、个体之自由,到底哪个能概括庄子的哲学?

漫无际涯、恢弘孟浪、雄奇诡谲、洸洋自恣,到底哪个贴近庄子的本相?

北大哲学系杨立华教授最新力作,以深入肌理的文本细读,带你进入庄子哲学的致思方向与核心问题。

主要内容

在中国思想史上,几乎没有思想家能够摆脱庄子的影响。

有人说庄子崇尚虚无,他希望人们通过语言,又忘掉语言,最后到达怀疑开始的那个无何有之乡。有人说庄子是相对主义者,因为他讲齐物我、齐生死、齐是非。有人说庄子是怀疑主义者,因为他说在化蝶的梦境中,“不知周之梦为胡蝶,胡蝶之梦为周”,而我们无论如何也没法证明自己不在梦里。有人说庄子是不可知论者,濠梁之辩就是明证。有人说庄子首倡个体自由,把名利权势视作对自由的牺牲,以无用和寓诸庸来保全生。

这么多名相,到底哪个能概括庄子的哲学?人们常以为庄子的文章漫无际涯,文风恢弘孟浪,于戏拟的虚虚实实之间,让编造的人物出场。

细读《庄子》,我们不禁会有疑问:庄子为什么要用编造人物对话的方式来写作?这些人物在《庄子》的文本中处于同样的地位吗?通过不同人物带出的概念,在《庄子》的文本中有无勾联?《庄子》“内”“外”“杂”凡33篇,到底哪些能代表庄子的哲学?《庄子》之美、之高妙,到底在哪里?庄子与道家、与黄老有什么关系,庄子的学问有无传承?

围绕这一系列问题,北京大学哲学系杨立华教授携新著《庄子哲学研究》做客北大博雅讲坛直播间,为您解读庄子哲学。

主题图书

《庄子哲学研究》以《庄子》内七篇为文本基础,通过庄子世界中的人物、概念层次等深入肌理的文本细读,抽丝剥茧般揭示出《庄子》内篇令人惊讶的整体性和完成度:思想与概念展开的高度一致,精巧到近乎无迹的结构安排,看似偶然实则必需的叙述方式。

通常以为庄子之文章漫无际涯,其实未能了解庄子叙述风格背后的不得已。庄子的哲学,有见于哲学的语言困境,有见于人间世的种种危险,以无条件的真知为追求,以各种形态的“尝试言之”彰显出不可言说的静默。

主讲嘉宾

杨立华,哲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哲学史、儒学、道家与道教,近年来主要着力于宋明哲学及魏晋哲学的研究。出版专著有:《中国哲学十五讲》《一本与生生:理一元论纲要》《宋明理学十五讲》《中国儒学史(宋元卷)》(合著)、《郭象〈庄子注〉研究》《气本与神化:张载哲学述论》等,译著五部,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

清风朗月,不期而遇

你会点蓝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tj/1899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