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评价 >> 新海南夏双刃随远山与天地精神往来
非常荣幸得到张远山先生的邀约,来参加这次知识人的聚会。这对我来说是第一次。我在体制内干了十几年,这十几年给我的锻炼是什么?就是对环境的敏感度,基本上领导同事说一句话,我就知道他下句要说什么,我不是故意锻炼这个能力的,是生存环境所迫。今天这个聚会,我通过大家,大家也可以通过我,了解另一部分中国人是怎样生存的,然后思考一下我们该如何面对世界度过时间。
昨天听了余世存兄的发言,他的学问做得越来越大了,关心的问题很大,立意很高。他说,我们这些人有割裂感,和体制内是疏离的。这个我是有切身感受的,我还在坚持读书写东西,我身边的人大都是不写的,我怎么生存呢?在座的嘉宾中,我是唯一一个用网名的,我现实生活中的名字,跟我的网名是在互相竞赛的,我不知道哪个可以达到更高的成就,可能需要到了一定的人生阶段才知道。
我在平时的工作中,说话从来不带一个酸字儿,也几乎不谈文化。我以前在机关,忙得疲于奔命,现在做投资,每天喝咖啡,谈业务,开电话会,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十几年来都是这样的节奏。事实上,机关、投资界的人对文化的态度、对知识人的态度到底怎样呢?中国人现在很分裂,这个分裂有两个意思:一方面中国人在思想上分成了“南北朝”,对很多重大问题的看法,有的向左,有的向右,或者根本就没有“右”,只是被左编派出来的“右”,或者是因为有了左才自动形成一个“右”。另一方面,是每个中国人都是分裂的,分裂成体制人和自然人,对于文化的态度,自然人和体制人是不一样的。自然人是传承下来的,是有中国文化基因的。我做过试验,我们去做拓展训练,我召集大家做一个实验,每个人都说一个带“月”字的诗句,结果我发现大家都很厉害,这是我们想象不到的,事实上就是那些纯粹理工科,甚至贩夫走卒,基本上不读书的人,在那种游戏中,突然间把他的文化潜能给激发出来了,一个“月”可以连说很多轮,这是我所没有想到的,那么他们对文化的态度也是这样的。我举个例子,就是余世存兄有本书《大民小国》,这个书出来的时候,我机关一个同事跑来跟我说,书店有本书里头提到你了,我赶紧去买了一本。说明机关很多人实际上也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pj/23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