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评价 >> 點破混沌天地朗句讀莊子第一講
小編按
上周我們在田大人的指導下,開始讀《莊子》。一開始大人講了讀書、點書的方法,都是聞所未聞的。我們根據錄音整理出一部分,與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讀書有所幫助,也希望更多的同學加入我們。一起讀書,一起點破混沌,獲得智慧,一起尋找古人留下的那片晴朗清泰的天地。
▲指蝶图
展開古籍,自首至末,无一字間斷者。文字一氣貫穿,夫子所谓“一以貫之”足以喻之。開始點書前,面對案上典籍,須貌莊心敬,如晤某聖賢,如對一個混沌未開之世界。一筆點下,篇章句讀,粲然分明。如盤古開天闢地,一斧揮去,刹那混沌剖破,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句讀得宜則文字順從、辭章析然、義理彰明。朱墨落纸,點開文句,便有無窮之生機。天地清泰,乾坤朗朗。古人之智慧、形象、氣息,當時之山川風物宛在眼前。
讀今標點過之古籍,尤其標點不當者,如入亂搭、亂建、亂改造之世界,目疲心倦,不可休息。且不說本來貫穿之氣息不可見,即便書籍與古人之真面目亦失去了。
讀書,無非是為了讓自己美好,讓自己之世界美好,讓他人亦覺知此種美好而企慕焉、願學焉、與化焉。就此而言,讀書時修齊便在其中了。至少讓我們內心之世界清平,因為你是你世界、你國家之主人,你之幸福、你之“國祚”与此心息息相關。
愚為諸位選《莊子》讀,自有淺見:
首先,就其文章來說,全世界所有會寫字的加起來,沒有一人超過《莊子》者。一般哲學家(尤其西方之哲學家)之文字易偏向說理,比較枯燥。文學修養好一點的,已罕遇其人。其哲學名著文學性上乘者,《莊子》外幾無聞焉。《莊子》說理之透徹,文筆之優美,永不可能有人超越。
其次,就思想來說,儒釋道三家無一家不讀不註《莊子》、無一家不愛《莊子》、無一家不尊崇《莊子》,且三家賢人能達到莊子之境界者亦不多見。
其三,《莊子》對文學、音樂、書畫諸門藝術及其審美影響極大。可以說,不知《莊子》者不可以論藝術。不知《莊子》而造作詩詞、講論書畫者,泰半言語無味、見識鄙陋、風格俗媚。遇此等人,徑可不許其開口。
▲《莊子·逍遥游》第一
經典首尾貫穿,是一氣之流轉,要找行列中之文氣,找思想之脈絡,乃至筆墨外之精神。點書之時,要端容正坐,口念心惟,以自己之氣合莊子之氣,以自己之意逆莊子之志,以自己之心印莊子之心。起筆落筆,其中自有韻律。一旦找著,眼前文章便有另一番景象了。甚深安定,如同老僧入靜,書香四溢,妙不可言說。那時諸位理解的東西,恐怕也不是字面淺淺的那個意思了。
開始筆下要找個節奏,筆起、筆落自有一定韵律。攝心端坐,隨文字之呼吸而呼吸,隨文字之停頓而停頓。笔游於纸上,如鶴翔九天。啄星逐月,推影弄風。行于所當行,止于所當止。與二氣同化,竝天地一體。點未終卷,已然神爽氣清,如飲純醪,如濯醴泉。
於不該停頓之處停頓,於不當止息之處止息,完全找不到重點,自與古人之文章、之氣息、之精神不相契合,自然事倍功半,甚至勞而無功,空費時日。
我們讀《莊子》,要在察其語氣鄭重之處、行文遊戲之處、筆墨鼓舞之處、文義潜轉之處、反復致意之處……。其起承轉合,如江河潜行、波生雲滅、二氣舒卷。
讀書得法,一書有一書之益,涵乎方寸,布於四體,以養精神、潤身軀,自有益於生命。讀不得法,皓首窮經,亦不過是兩腳書櫥,口耳之學,白費功夫。數十載之功,不如後學數年之學,老死筆硯之間,一世無成,豈不可懼!豈不可思!努力!
▲雲音舘點書
整理:張雷
編輯:馬麗
聲明:歡迎大家關注本平臺!如果轉載本平臺原創文、圖請註明,謝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