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22 10:50:39 点击数: 次
关爱白癜风患者 http://nb.ifeng.com/a/20190624/7560835_0.shtml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这个字,添上一横便是天。说文解字段注说:按天之文从一大,则先造大字也。大在天先,是造字的逻辑。这个逻辑,老子先说了出来。他说:有个东西,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用我的办法去观察,可以知道它混混沌沌的。(后来,庄子干脆把这种状态叫混沌。)它生在天地之先,用肉身感知看不见听不到,寂寥得很。我知道它独一无二,知道它周遍万物,知道它生生不息。它是天下所有事物的母亲。它能行,我给它个“字”,叫:道。它涵纳一切、生育一切,我给它个“名”,叫:大。道也好,大也好,拿过来当名字,都不准确,都很勉强,我们凑合着用。要说明道的“名”,只用大字,不够。逝、远、反,都能描述道的样子。逝、远、反各是什么意思,老子在这里没说。得勉强解释一二。逝。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道就这样,你在还是不在,你靠近还是不靠近,它都按着自己的节奏行进。后人唱歌,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格调上有些丧了,失了“大”气。远。时间长,距离长,都叫远。看得长远,叫远见卓识。瞅得近,叫鼠目寸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风物长宜放眼量。远是检验人之道究竟通向哪里,到底可不可行的标尺;也是道自身的一个表征,“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十四章),前后都远得很。反。老子里反有两个意思,相反,复返。这里是复返,对应十六章里“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这事儿,我们常常理解为死亡和消散。思想只局限在一物的生死时,确实如此,生不知其何来,死不知其所归。站到此物之外,便能见其所来,知其所去。道之大、逝、远、反,都是道的事儿。可要只有道,也不过是终日混沌而已。要有天地万物,万物中要有人,道的闭环才能转圆,道的事儿才能成。所以啊,在人划出的疆域里,就有四个大:道,天,地,人。这四大里,人最特殊。论个头,不过万物之一,比蚂蚁大,比天地小多了,根本不是一个量级。说人是四大之一,不能论个头,得从其他方面论。从其他方面立论,证明人有资格位列四大,有很多办法。比如讲仁义,讲能力,讲心性,讲胸怀。老子讲一个字“法”。法,取法。这活儿,四大里只有人能主动做,人不但能主动做,还能在自己的疆域里观照地、天、道怎么做。人取法万物,学会结网、筑巢,取法大地明白厚德载物。大地取法于上天,有得阴阳交替,四时循环,生死荣枯。上天取法于大道,得虚实相生,有无相成。大道无上、无先,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全都自然如此。老子说,凑个句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四大么,总要整整齐齐才好看。自然,自己如此,自然而然。道如果有面镜子,能去照照,会看到镜子中有个“自然”。这面镜子,是人。——山外青山之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dihaoqc.com/zzpj/2299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