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评价 >> 夜半钟声听庄子之逍遥游
读庄三年的我,近来发现庄子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因为有时候,你想读了,进庄会有解答,而你刻意去读的时候,往往没有什么长进。
庄子是一本你任意一个篇章进去就可以开启的书。
无论这本书的开篇是否是整本书最重要的地方,逍遥游的开篇就为我们揭示了最重要的一种状态。而开头只是引人入胜,具体的操作和修炼方法在后面还是会一一提到。
庄子开头在和儒家轻轻的打擂台,相对于儒家的立功立德立言,庄子强调"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功名是负累,是枷锁,有时候是阻止你前进的枷锁,有时候是别人谋害你的原因。然而,庄子之所以会在这样的程度否定名声,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当时社会对名声的重视以及对儒学的信仰。庄子说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向上是没有极限的,顺应天地的变化,就没有失去与得到,没有贫穷与富贵,没有生与死,那都是正常的变化而已。庄子的追求,向上没有极限。
儒家是伟大的,因为儒家帮助人们树立了一些规范,这样做下去是有一些道理的,也可能是会幸福的。在我的心中,出生比较好的人应该喜欢儒家,因为那些人的理想或许就是治理天下,或许就是求得社会上的名声,生活的优渥。所以,他们有一套自己的行为规范,认为自己所作所为都符合礼节,这就是他们生活的意义。
而在庄子的眼里,"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这样的人只是一只小小鸟。他们有能力有智慧,能够管理好一个小小的国家,或许这样的人,在庄子笔下是一种器物,而非才全之人。我认为庄子并没有否认这样人的价值,因为社会上需要各种人,但只是提醒我们,生命还有更重要的追求,这不是极致。而很多时候,一国之君在世俗价值里,就是极致。所以逍遥游之中才会有那么多的小大之辩,大就是小,小就是大,每下愈况而已。
因此,我认为喜欢读庄子是需要机缘的,这个机缘可能和你的生命故事有关,可能和你的人生信仰相关,但我不相信一个刻意读庄的人,真的会喜欢庄子。因为喜欢庄子的人,在人世间可能往往是不太顺利的,在滚滚红尘中是会有一些伤的。当然,还有一种人,那就是很有追求的人,也会读庄子,因为任何追求到最后,当你名利都有了,当你取得了世俗价值的完美,没有方向的时候,庄子也会为你指路。读庄之后,我发现,向下堕落的力量虽然容易,但是向下其实很容易做到,因为最坏的处境你可以想到。但是向上是没有极限的,同时也是生命价值的完成。
当你取得你生命中的某种成就的时候,庄子提醒我们"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因为你所能取得的所有成就,其实与他人分不开。你吃的粮食不是自己种的,你看的书不是自己印刷的,甚至立于天地,没有他人的帮助你没有办法存活。所以,当你取得成就的时候,不要骄傲,将成就归功于他人。名利成就,如果处理不好,就成为前进的枷锁。
大鹏鸟是一只有目标的鸟,象征了一种精神。大鹏鸟将要飞到的地方是南冥,那并不是一个生活富足的地方,那只是大鹏鸟的追求。当你想要在一件事情上做到极致时,当你为了心中的梦想而不懈奋斗时,我们都像极了那只孤独起飞的大鹏鸟。为了自己的目标孤独的飞,或许你得不到什么,可是,那就是你生命价值的完成。
宋荣子和列子虽然能够做到顺应天道,可以不懈的追求,但是,他们的目标依然是外面,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学说,是在辩论。列子飞行,是借助于风。他们的追求都有赖于外在的某种条件,而不能此时此刻,就现在,让自己不断成长,有更高的追求。而如果一个人如果能够在每一个当下都不断的超越自己,不断的完成自己,这应该才是于自我生命而言最终的完成。
所以我认为,庄子的伟大在于,突破了很多的外在条件,是每个人此时此刻都能够去完成的练习。它不是悬于庙堂的礼教,不是碎碎念的说教,不是教你去做一个世俗的好人。他只是让你,当你在追求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了生命的最终完成是自己。一个人将自己活成生命的极致,这就是最重要的价值完成,而其他的外在只是附属品。
落笔逍遥游。
庄子不容易练,但是开篇出彩。
搁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