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评价 >> 庄子这十句传世真言,句句精湛,简短经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小编今天从《庄子》中摘选10个经典句子,与大家一道分享古人庄周的博大智慧。
1.一若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语出战国·庄周《庄子·人间世》。静下心来摒除杂念,使自己的思想意识逐渐归于一处,专注一心。同时要调整呼吸,使自己的呼吸由快及慢,由浅入深,那时候你就不用耳去听,该用心去体会了。进而加深修炼,杂念全无,这时已达到心息相依的地步,那时候用心也听不到了,该用气去感应了。
2.人大喜邪,毗于阳;大怒邪,毗于阴。语出战国·庄周《庄子·在宥》,人高兴过度就会伤害阳气;愤怒过度就会伤害阴气。正如俗话所说“喜怒有常、喜怒有度”,情绪的表达要合乎一定的度和常理,喜则喜之,怒则怒之,不掩饰、不做作,自然而然,才是正确的。
3.瞻子曰:“重生。重生则轻利。语出战国·庄周《庄子·让王》。只有重生,才会轻视名利的诱惑。反过来,只有轻视名利的诱惑,才能重生。李斯和中子被杀时,想再次和中子牵着黄犬,一起出上蔡东门追逐狡兔,而不可得,我想李斯到死才明白,自己一生追名逐利,其实人世间最珍贵的珠宝,就是人的生命呀!舍此而追逐名利,真是舍本逐末。
4.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气。语出战国·庄周《庄子·知北游》。宇宙万物和人也只是“通天下一气耳”,两者在本原上没有区别。既然万物都是由“气”聚化而成,那么,“气”就是万物的共同物质基础。“同气相求,同声相和”,同性质的“气”可以感召相同或相近的物类。在这个哲学观点指导下,不仅“天人相应”、“天人相类”、“阴阳五行”等宇宙整体观得以合理地有解,“无为”合“道”也顺理成章。
5.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语出战国·庄周《庄子·徐无鬼》。一条狗是不是一只好狗,不是以狗善不善于叫为好,而是以忠诚为良;一个人是不是贤良之士,不是以他能言会道为准,而以实干以做出多少功绩为标准。
6.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语出战国·庄周《庄子·盗跖》。受到别人的赞誉并非坏事,是真心被赞誉还是他人的曲意奉承?如果有成就,有能力,他人赞誉是正常的,如果只是因为地位权力等方面可以影响他人的利益,那这个赞誉就要打上折扣。一个人若喜欢当面阿谀奉承,那他势必也喜欢在背后诋毁别人。在没有任何让人赞赏的事情,他人还是能在你面前赞誉你,那这只能是曲意的奉承,并非真心的赞赏。
7.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语出战国·庄周《庄子·人间世》。不能消极的去等待未来,过去的光阴是不可能追回来的。失去的日子惋惜也无用,过去的种种已成为昨日黄花,无法改变。遥远的未来又难以预知,我们现在憧憬得再多,也无法保证未来能达到期望的那样。所以,我们要好好把握现在,现在的所作所为是在为未来打基础,现在的每一个想法、每一个举动都会影响到未来的结果。
8.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语出战国·庄周《庄子·齐物论》。在他做梦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做梦。在梦里卜问所做梦的吉与凶,醒来之后,才知道自己是在做梦。人只有在最清醒的时候,才会知道,自身也在做一场梦,愚蠢的人认为自己是清醒的,好像什么事情都知道一样。
9.凡事亦然:始乎谅,常卒乎鄙;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语出战国·庄周《庄子·人间世》。那些凭智巧角力的人,开始还明来明去,后来便用秘密的办法,太过分了,便用阴谋诡计;以礼饮酒的人,开始还规矩,醉后就迷乱,再严重便狂欢淫乐了。事事都是如此,开始时诚信相待,后来便卑鄙相欺了;事情起初往往很简单不起眼,但经过发展变化后就产生了巨大影响。
1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语出战国·庄周《庄子·养生》。人的一生是可以看到边际的,对认知的对象却看不到边际。用能看到边际的人生去追随看不到边际的认知对象,危险将要临近;危险将要临近了还去追随看不到边际的认知对象,危险已经临身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