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逐字逐句详解黄帝四经经法论70天

发布时间:2025/7/2 10:50:41   点击数:
《经法》篇《论》章,衡量,评定天执一,明(萌)[三,定]二,建八正,行七法,然后[以为万事稽,四极]之中无不[应验]矣。岐(蚑)行喙息,扇蜚(飞)需(蠕)动,无[不各行其道,各安其性。故]不失其常者,天之一也。天执一以明(萌)三,日信出信入,南北有极,[人行有常。顺逆生]死,进退有长(常),数之稽也。列星有数,而不失其行,信之稽也。天明(萌)三以定二,则壹晦壹明,[壹阴壹阳,壹生壹杀。天]定二以建八正,则四时有度,动静有立(位),而外内有处。天道一体,萌发了天、地、人,确立了阴阳。建立“八正”,施行“七法”。然后通过“七法”来考察万事万物,四极之中的万物无不应验于天道。飞的爬的,或用翅膀飞行,或用身体蠕动,都各行其道,各安其性。所以,万物不失其规律,是由天道恒一所决定的。天执一以萌生天、地、人。天上太阳每天都按照既定规律东升西落;地上东南西北各有确定的方位;人行于其中,就必须遵循既定的规律。顺之者生,逆之者亡。能够进退符合规律,是有必然的命定的。天上的星位各居其位,而不失其运行规律,就是人考察参照效仿的凭据。天道萌生了天、地、人,确立阴阳关系,天道行一明一暗;地道行一阴一阳,人道行一生一杀。依据天道以建立“八正”,则四季有所依法,动静能安其位,现象和本质就都可以判断了。“天执一”中的“执”字,不是我们平常理解的执掌和拿握的意思,而是坚持、固执、执行的意思,天道永远固执地执行于“一”。那么“一”又是什么呢?简单的说就是一以贯之。我们存在的这个世界是一个整体,无论是在地球上还是在火星上,宇宙的规则从不改变其有效性,老子说:“道生一”。在这一点上,西方人很早也认识到了,早在古希腊时期的赫拉克利特就说过:“一切产生于一,而一产生于一切”。子不过,中国人把自己和世界看作是一个整体。而西方人则习惯于把世界当成一个客体来研究。“萌三”就是道萌生了天地人,传统上也称之为“三才”。“定二”就是正定阴阳,定其实是可以看作是正的意思。“定”字有一个异体字就是宝盖头下面一个正字。所以这两句也可以说成“三萌,二定”,即天地人三才萌生,阴阳正定。“八正”的意思,我们之前解释过,就是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八个时令。“建八正,行七法”就是“道”分八正。很显然,这是农耕民族对世界的认知方式。相对于畜牧和商业文明,农业文明更重视节令气候。“七法”是指自然界中的七种必然规律。这个后面会详细讲到。“然后以为万事稽,四极之中无不应验矣。”然后我们通过“七法”来检视考察万事万物,四极之中就没有不能应验的了。“四极”的解释有很多,有表述四方极远之地;有指四方极远之国,大致的意思就相当于“天下”。“蚑行喙息,扇飞蠕动,无不各行其道,各安其性。故不失其常者,天之一也。”不论是爬行的虫子,还是用喙捉虫子吃的鸟,或用翅膀飞行,或用身体蠕动,都各行其道,各安其性。所以,万物不失其规律,这些就是“道”的一以贯之。“常”就是指规律,在《老子》中也是这个意思。“天执一以萌三,日信出信入,南北有极,人行有常。”天道一以贯之,而天、地、人得以萌生。太阳按时升起,按时落下;地下南北有极;而人行于其间,就必须要遵守客观规律。“顺逆生死,进退有常,数之稽也。”天下大道,顺之者生,逆之者亡,乃是天道命数,不可逃避。这里的“数”不是术数的意思,而是命定。说道命定,很多人就想到迷信思想。庄子在《秋水》中有一段“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这就是命定,说白了,掌握了这个就可以把很多问题看透看穿。“列星有数,而不失其行,信之稽也。”天上的星宿各居其位,而不失其运行规律,就是人考察参照效仿的凭据。“天萌三以定二,则壹晦壹明,壹阴壹阳,壹生壹杀。”天道萌生三才,于是正定阴阳,于是天道一明一暗,地道一阴一阳,人之道一生一杀,无不统御其中。“天定二以建八正,则四时有度,动静有位,而外内有处。”天道正定阴阳,便反映在“八正”的必然上面,如果因应四时有度,行动和止息适当,不论是内心还是行为上,便自然能有所居处了。宇宙有没有统一性,也就是“天道一”的问题,是哲学的一个根本问题之一。东方的天人合一观就不说了,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对此有过精彩的表述:“世界是统一的,但它是一种由对立面的结合而形成的统一。”也就是后来黑格尔的学说的萌芽,后来被马克思继承,就是后来大家熟悉的辩证唯物主义。向来被西方人说中国没有哲学,就读了很多书的小清新都信以为真了。不但《周易》是哲学,《老子》是哲学,《庄子》也是哲学,而我们现在讲的《黄帝四经》你自己判断,是不是哲学吧。浔阳野老翻译撰写,版权所有,禁止非研究用拷贝,如需引用转载必须标注来源。更多《黄帝四经》及《老子》解读请在往期中查找。逐字逐句详解《黄帝四经·经法·四度》68黄金珠玉臧积逐字逐句详解《黄帝四经·经法·论》69人主者,天地之稽也逐字逐句解读《老子》——吾不知其谁之子也,象帝之先老子所言不“虚”——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my/2685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