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名言 >> 日拱一卒庄子middot达生
“蝉”被古人当作神圣的、超凡脱俗的象征,《史记》中记载,“蝉蜕于污秽,以浮游尘埃之外”。《寒蝉赋》中甚至总结了它“文、清、廉、俭、信”五种如君子般的品德,成为文人争相效仿的人生准则。
因为蝉一生数变,还被古人赋予了脱胎换骨、复活重生的神秘寓意。在古老的葬俗里,墓主人口中的玉琀经常会做成“蝉”的模样,以祈求死者灵魂再生,脱胎飞升。
蝉又名“知了”,是夏日之虫。一夏之生。秋而亡。时令制限。不苟活。蝉存在于很多人对夏季最深刻的记忆之中,蝉鸣充斥着整个盛夏,有人听到
觉得聒噪,也有人非但不觉得吵闹,反而感受到自然的静谧之美。看蝉羽化、捕蝉也成为很多人对夏日美好的回忆。
想知道捕蝉高手是怎样捉蝉的吗?答案就在这篇《庄子·达生(仲尼适楚)》,快来跟随申老师一起解读古文吧!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tiáo],犹掇[duō]之也。仲尼曰:
“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橛[jué]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
——《庄子·达生(仲尼适楚)》
与时俱进,我们在抖音开辟了一个新的小空间,欢迎各位朋友来访并留下你的印记。抖音号:storybus在爱中,我们已然相遇。
译文 孔子到楚国去,经过树林,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正用竿子粘蝉,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
孔子说:“先生真是巧啊!有门道吗?”
驼背老人说:“我有我的办法。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叠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迭起三个丸子而不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十次不会超过一次了;迭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也就会像在地面上拾取一样容易。我立定身子,犹如临近地面的断木,我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虽然天地很大,万物品类很多,我一心只注意蝉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为什么不能成功呢!”
孔子转身对弟子们说:“运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恐怕说的就是这位驼背的老人吧!”
注释仲尼:孔子。适:到,往楚:春秋时国名。出,行走,通过。佝偻:曲背之病,驼背的人。承蜩:粘蝉,把蝉黏住。承:《说文》:“受也”。粘取。蜩:蝉。犹掇(duō)之:好像用手拾取一样(容易)。掇:拾取,用手去拿。有道耶:有门道么?道:办法方法规律窍门。五六月:指学习经过的时间。累丸:累叠圆形小弹丸。累:叠起。不坠:不掉(落)下来。锱铢(zīzhū):古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一两,六铢为一锱。此处喻极微少的数量。十一:十分之一,形容极少。处身:立定身子。若:好像。株拘:株:木桩;枸:曲木。枯树根。执臂:举竿的手臂。唯蜩翼之知:即唯知蜩翼。只能感知蜩翼,其他事物好象不知道看不见。唯……之知:只注意。之:助词。起宾语(蜩翼)前置的作用。不反不侧:不反身,不侧视,一动不动。形容精神集中,不因外物影响而乱动。以:因为。易:改变。谓:对……说。用志不分(yòngzhǐbùfēn):运用心思,专一而不分散。指一心不二用,不分散注意力。志:心思;分:分散。凝(níng):专注,专一。丈人:古时对年老的人的尊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