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逍遥自在洒脱忘我浅谈庄子

发布时间:2021/8/10 12:06:09   点击数:
白癜风的临床表现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3208.html
宋人叶适说:“自周之书出,世之悦而好之者有四焉:好文者资其辞,求道者意其妙,泊俗者遣其累,奸邪者济其欲。”作为读者的“好文者、求道者、泊俗者、奸邪者”分别从《庄子》里发现和取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作品本身也对“好文者、求道者、泊俗者、奸邪者”分别发生了不同的妙用。古人认为先秦时代尤其是周朝,以一贯之的主流思想就是道家思想,例如老子《道德经》就直接被称作《周书》,后来连同《南华经》,统称为“周之书”。

庄子认为宇宙间万物,只是一气所化,所谓“合则成体,散则成始”。万物尽在一大化中,此一大化,形成万化,万化各独,而同是此一大化;人心之知,未必能外知此大化之全,却能内知此万化之独,庄子陈此为“独化”即其物之真,其物之神也。

庄子宇宙观,可总结成两要义:一曰万物一体;一曰未始有物。

盖天地之化,皆待于道;万物之有,皆系于道。而此道之造化究竟依循于何种规律而为?在庄子认为不可知。此是与《老子》思想一异趣也。

盖万物形体,皆假于外而暂成,而惟其物自身之成毁存亡之一段经历,即所谓“此物之化”者,为此物之所独。独化之真,可谓是此物之所受于天,而非可假于外物所有也。

庄子所言理想中之”真人“,指能随顺大化而不失其独化之真者。

化即无常,即不可知。

”以其所知养其所不知“

”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

《庄子》的文本留给后人太多的思考和无穷想象的空间。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立场、不同眼光的不同解读,最后得出的《庄子》也是有很大差异的。就像西方流行的“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那么有一千个读者也会有一千个《庄子》。宋代陆九渊的《象山语录》提出过“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治学方法。这种治学方法我们同样可以借鉴到《庄子》的研究中来。以下内容为转载,由编撰整理,参考书目为《中信国学大典·庄子》《庄子》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庄子》被尊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哲学、艺术、美学与人生观、政治观等。庄子等道家思想是历史上除了儒学外唯一被定为官学与道举的学说。《庄子》不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古代圣哲修身明德、体道悟道、天人合一后的智慧结晶。1.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庄子?人间世》彼此喜欢的人,肯定会互相说出过分赞美的话;而互相对立的人,必然也会说出过分的话来相互诋毁。2.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庄子?人间世》你不知道那螳螂吗?它奋力举起臂膀去阻挡车轮,却不知道它的力量不能胜任,这正是其自以为自己才能很高的缘故。现常用“螳臂当车”比喻不自量力或抗拒不可抗拒的强大力量必然导致失败。3.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庄子?齐物论》道路是人走出来的,事物的名称是人们叫出来的。4.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庄子?盗跖》。喜欢当面夸奖别人的人,也喜欢在背后诋毁别人。5.安危相易,祸福相生。《庄子?则阳》平安与危难互相转化,,灾祸与幸福互为因果。指相对的两面可以相互转化。6.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庄子?天地》最糊涂的人,一辈子也不知道自己糊涂;最愚蠢的人,一辈子也不知道自己愚蠢。7.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庄子?齐物论》观偏见会妨碍对真理的追求,花言巧语容易掩盖真言。8.夫自细视大者不尽,自大视细者不明。《庄子?秋水》从细小的角度看庞大的东西不可能全面,从巨大的角度看细小的东西不可能真切。9.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庄子?外物》摒弃小聪明方才显示大智慧,除去矫饰的善行方才能使自己真正回到自然的善性。10.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庄子?大宗师》一个人的嗜好欲望太多的话,他的本性智慧就会被遮蔽。11.绝迹易,无行地难。《庄子?人世间》消除足迹容易,但不从地上行走太困难了。常用来说明要脚踏实地,切莫好高骛远。1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君子之间的交情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之间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而心地亲近,小人以利相亲而利断义绝。13.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也。《庄子?德充符》老镜子明亮、光滑的话,尘埃和污垢就不会停留在上面,反过来,镜子蒙上尘垢,就不会明亮。常和品德高尚具有才学的人在一起,就会少有过错。14.播糠眯目,则天地四方易位矣。《庄子?天运》在筛糠时如果眯了眼睛,就分不出东西南北了。现常用“播糠眯目”比喻外物虽小,但造成的危害却很大。15.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父》本真乃是精诚的极致。不真诚就不能打动别人。这句话劝告人们,要以真诚待人,表里如一,不可虚伪。如果表面一套,心里一套,阳奉阴违,终究会露出马脚。16.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庄子?让王》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爵位也不感到惭愧。17.夫水行莫如用舟,而陆行莫如用车。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求推之于陆,则没世不行寻常。《庄子?天运》水上行走,没有比船更便利的;陆上行走,没有比车更方便的。船可行于水,但若想它在陆地上行驶,那终生也行不了几尺。这几句常用来说明办事必须符合客观规律,否则就会导致失败;也可借以说明用人必须扬长避短,不能强人所难。18.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19.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庄子?逍遥游》天地人生最根本的大道是不可以称说(陈述)的;最强有力的辩论并不需要多言语;最大的仁义并不刻意表现出慈爱;真正的清廉并不谦虚逊让;最勇敢的人并不赌狠逞强。20.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my/2195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