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名言 >> 杨保军大家精要庄子二十评平山读
盛夏酷暑回乡,得师弟学兄《大家精要庄子》,少了烦躁,多了清凉。我爱庄子,近于“好龙”;今又搬弄新闻之学,离庄子就更是遥远。但读所赠《庄子》,甚是亲切,亦有小感,随手记下只言片语,抄了几段,传呈与你,算是作业。但需说明预先:你说庄子,是“庄”而“周”,我聊庄子是“装”而“诌”,你论庄子自然而然,我谈庄子自然不然。不是谦词,尽为实情。
游学异国,亏圆之间,潇洒自如,一挥而就,足以见出师弟学兄对于庄子已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高谈阔论,信手拈来。愚兄虽不敢曲奉炉火纯青,但直赞心领神会想必无甚溢美,名至实归。《庄子》雅俗一体,雅为魂,情理契合理为神;读来意快,思来味长;掂似小书,实则大作。装帧设计,匠心独运。天地无限,大道自然,书封首页,趋波似浪,有边没界,也算得了庄子气息。生在哪里,死在何方,纠纠缠缠,绵绵延延,除过学问精细,更有内在根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土不一,思想差异。东南生俊贤,西北出圣人。至于当下争贤夺圣,大都不是思想文化使然。脸上贴金,有个好先人;包里有钱,有个硬腰板。离奇古怪的庄子生平,也就有了时代的滑稽。庄子尽管不是诗意地活着,但却诗意地想着;庄子的诗意不是诗人的诗意,而是诗哲的诗意。大化自然随风去,我自逍遥天地间。庄子,难以大家名子,乃神来神往之精神游子;但往往既被神化,也被化神。神了,离人就远了,但庄子离人很近,胜过孔墨之徒。人贵精神之物。庄子的故乡就是自然,自然在自然,自然在人间,但庄子的故乡更像乌有乡,更像一种精神家园。没有房子的人,就想象,想象的尽管是虚的,但想象的常常比实际的更美丽,比如天堂。人也想象地狱,但地狱里大多没有房子,只有洞穴。人类是自知渺小、有限的存在,庄子把这种自知呈现得光明磊落、淋漓尽致。天在上,地在下,人在中间;天高地厚,人别张狂;天人合一,既是自然主义,也是生态主义。庄子眼中的大小以道论之,而非以象论之,道是一,于是万物齐。庄子的齐,其实是现实的“平等”景象;平等只能是道义的,不可能是事象的。“齐了!”,这是北京大爷们的话,也就是好了、得啦!道的境界就是自然。日月江河,人兽虫鱼,花草树木,一气通之,一道贯之。阴阳八卦天地生,日月江河一气通。天地苍苍,大道茫茫。生得自然,死得自然,这才是自然而然;然浊世人间,生死难得自然,逼出庄子的想象,挤出庄子的达观,又是另样的自然而然。庄子看清了世间,看透了俗命,但又难得明言,于是造就了伟大的寓言。世间浊乱,庄子心寒,冷眼难旁观。纵横驰骋,想象无限,热肠寄寓言。击壤鼓腹(盆)唱生死,梦蝶解牛道自然。大到无限,小到无边,但都是人不可见,只好玄之又玄;于是,庄子的至真、至德、至美,皆不可言,剩下一个无穷的自然。庄子精髓:自然而然。似乎有了孟子式的善端,庄子的自然而然才有了自然而然的所然。儒、墨、法、道,一个心肠,几种眼光,如此才有一个华夏粲然。
以超世说人世,时有错位,人间世是人不可超越的活命场。庄子的超脱是超不脱。巨瓢不舀,大椿不材,得了一个宁静安然,但庄子看见的乃是事情的一半,甚或只是个结果;若是过程,也便多是凄凄惨惨。庄子的逻辑在比喻中展开,概念置换很是容易,也就生出许多思维的陷阱或是混乱。设定一个错误的前提,然后推理,必是“大智若愚”了。操心就是生的过程,不操心了,也就完结了。人类最迷惑的仍然是死,将死设想为另一种生的状态,是迷惑的迷惑。庄子游世,近于漂流,放逐精神,激荡思维,天上地下,六合内外,波澜壮阔,警世骇俗。篇篇寓言,念念难忘。今日诸多新词异说,庄子似乎早已涂抹;我等做学论说,确须心怀敬畏,真情实意,探本溯源。是什么是有限的,不是什么是无限的;肯定是有限的,否定是无限的。庄子喜无限,偏否定,发散如光,开阔若海,意象万千,无穷无尽。庄子真想“真人”,但“真人”不“真”;庄子真作“真人”,但浊世不“真”。人间是个浊世,“间”中之人也就难真。也正是因此,“真人”成了“像”,人才是“象”。以鱼观鱼,鱼在游;以人观鱼,鱼在乐;知与不知,鱼不说,乐与不乐,人猜测;鱼自然,人事多。乱世思想多原创,治世思想多严谨,我等既少前者,又缺后者,在何世?万言难说。专栏介绍平山读书眉批录本栏目系我部杨保军老师所设专栏,主要内容为读书眉批。
杨保军,男,陕西人,新闻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学院副院长。
(本期执编:小瑞)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