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简介 >> 为什么常读庄子能缓解焦虑答案是
△点击上方导购图即可购买△
02.庄子:中国文化中脑洞最大的人。·《逍遥游》开篇,描述了一个极其宏大的梦幻场景。鲲化为鹏,飞向南海,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则阳》中写,蜗牛左边的触角上,有一个国家,叫做触;右边的触角上,有一个国家,叫做蛮。这两个国家常年征战,死伤无数。·《山木》中写,君子之交淡若水。是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同心合意。是鲁迅和瞿秋白腥风血雨中的患难与共。庄子的脑洞有多大,他可以写出几千里长的鹏,也可以在蜗牛的触角上建立国家,还能把朋友之间的关系比成水。他创造了宇宙、造化、众生、江湖、天籁……王蒙在《与庄共舞——人生的自救之道》中说,庄子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与众不同的哲学家,古今中外独此一人。庄子最大的特点,就是把非常深邃的思想变成文学,变成艺术,变成神话、寓言、故事、传说。△点击上方导购图即可购买△
03.庄子:王宠小楷珍藏版《庄子》一书空灵透脱,千百年来为之作注者难以枚举,在信息化爆炸的时代,要想一一研读难乎其难,为了更加直观切实的契入庄子的精神世界。我们特地做了一番全新的尝试,以“明四家”之一的文徵明的绘画为背景,王宠小楷《南华真经内七篇》手书为骨架,明末高僧憨山大师的《庄子内篇注》为神理,让庄子穿越到一千多年的明代,和这三位文人、书家和高僧融合为一,完成一部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庄子》珍藏本。①以王宠的空灵笔触书写庄子的瑰丽诡谲明代著名的书法家王宠,是“吴门三家”之一。其小楷《南华真经内七篇》创作于正德十一年。书写一笔不苟,雅有书卷气,横画起笔尖露,是历代书写庄子作品的罕见佳作。诚如梁启超跋中语:“吾常谓雅宜山人书有道气,远在文待诏上。兹卷渊懿静穆,稀世瓌宝也。”以王宠简远空灵的书法,配庄子的意出尘外的行文,可谓神理毕张,意趣横生。②以文徵明的山水人物观庄子笔下的“博大真人”文徵明是明代“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他的山水作品将人物与山水有机结合起来,突出表现文人超然物外的境界与风骨,笔墨精劲。人物作品不刻意追求外在的形似,更注重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与精神,追求的是内在的神韵,格调高古,少有人企及。与庄子笔下行走在天地间的“博大真人”气息相同,由画观文,由文入画更显骀荡飘逸。③以憨山大师的深度剖析揭示庄子意会之妙《庄子》一书天机独运,难窥其涯涘,倘无明眼人为一一点破,将如泥牛入海不得消息。明末憨山《庄子内篇注》四卷,创作前后长达三十二年之久,大师所释,循文衍义,剖析明畅,于《庄子》文字血脉以及悟道入手工夫,均有精细指点。他说:“《庄子》三十三篇,只内七篇,已尽其意,其他外篇、杂篇皆蔓衍之说,学者但精透内篇,便得无穷快活,非复世间俗人。”闻一多先生说过:“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是的!翻开历史,我们发现,那些读懂庄子的人,都怡然自得。李白读了庄子,写下“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苏东坡读了庄子,虽感慨“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却又“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陶渊明读了庄子,于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庄子》一本书,一个人,一个世界,一种思想。△点击上方导购图即可购买△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jj/22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