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简介 >> 庄周梦蝶ldquo梦rdquo的
在《庄子·内篇》中,“梦”出现了21次,“觉”出现了12次。
首先出现的是“觉”字,然后才是“梦”字。因此,在很多人都将庄周之“梦”高高举起时,我想把这个两个概念放一起来加以考察。
考察这两个概念,就要先确定这两个概念的来源,只能往前找,而不能往后找。首先,在《易》的经传文本中,是没有“梦”和“觉”两个字的,而在《道德经》中亦是没有的。
而在《尚书》、《诗经》、《楚辞》中,则可以寻得一些踪迹。
其中,《尚书》“觉”1次,“梦”4次;《楚辞》“觉”2次,“梦”4次。
《诗经》,“觉”2次,“梦”9次。
所以,在此略做笔记。
一、《尚书》之梦
在《尚书》中,“梦”主要有两个意思,其一是用于政治神学的梦,其二是特指云梦泽一代。
1、梦的政治意义:占梦制度与意识研究
如《商书·说命上》中,记录了殷商皇帝高宗梦见一位贤臣,而后把他寻来辅助自己的故事。高宗说:“梦帝赉予良弼,其代予言。”
与此类似的,在《周书·泰誓》中,记录了西周武王伐殷商师渡孟津时,武王是如何做政治动员、如何解释行为合法性的故事。武王说:“天其以予乂民,朕梦协朕卜,袭于休祥,戎商必克。”即梦和占卜都指向好的结果。
2.地名:云梦泽地区
《尚书·夏书·禹贡》中,记录了大禹大禹治水的详细方法,在云梦泽一代,用草裹泥筑坝。——“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云土梦作乂。”
综合以上,尚书的“梦”,应以政治目的为主。梦的政治意义,其直接指向就是我国古代的占梦制度。
而在其后,有敦煌卷子《新集周公解梦》,可见这里是应是中国古代意识研究之发展。
而敦煌藏经被盗,散落世界各地,如今只见残卷于英国伦敦、俄罗斯。
二、《楚辞》之梦
1.纪梦文学:《昔诵》
《昔诵》为屈原所作,全篇都是关于梦的。而里面直接提到“梦”字得是:
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
有不少学者认为,《昔诵》可称之为短篇《离骚》。而武汉大学张思齐,在《论惜诵的纪梦文学性质》把《昔诵》分为四个部分。他认为:
第一部分,为前二十四句,为做梦的缘由。
第二部分,为接下来的二十句,展示主人公品格。
第三部分,为接下来的二十句。屈原梦见自己乘飞船登天,可是他才到中途就失去了飞船。于是,屈原问厉神:这是怎么回事?厉神回答说:你志向远大但没人帮助。屈原又问:难道我只能始终要孤独受疏远吗?厉神针对屈原的提问,讲了一通道理,意在劝告屈原。在这里,屈原的身份是做梦人。厉神的身份是占梦者,也称为解梦者。
第四部分,为最后二十四句:为自言自语,相当于西方文学中的内心独白。屈原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留既不可,去又不忍。那么,怎么办呢?屈原认为,惟有洁身自好,或可生存下来。
张思齐,《论昔诵的纪梦文学性质》2.招魂:占梦制度与占梦官
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沬。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
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予之!”」
巫阳对曰:「掌?。上帝其命难从。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谢,不能复用」。
巫阳焉乃下招曰:魂兮归来!
楚辞,招魂这里则清晰的指出,掌?,即掌管占梦之事的官员。
而在其他地方,梦也时有指“云梦泽”的意思。如:
天问篇的“勋阖梦生?少离散亡。何壮武厉?能流厥严。”
讲的是楚国贤臣令、宰相尹子文的故事。"勋"指子文,"阖"相当于"何","梦"即云梦泽,"生"即喂养、保存性命,即说:"子文为什么在被扔到云梦泽后仍能保存性命";"少离散亡"即说子文在婴儿时期遭受与父母分离之苦;"何壮武厉,能流厥严?"是说子文成年之后辅助楚成王张大楚国势力和子文的功德在后世的流传。
综合以上,可见《尚书》之梦,与《楚辞》之梦,大体上是相同的。
三、《诗经》之梦
1.《小雅·鸡鸣》:君王的浪漫、夫妻的情趣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诗经·齐风·鸡鸣》“公鸡已喔喔叫啦,上朝官员已到啦。”“这又不是公鸡叫,是那苍蝇嗡嗡闹。”“东方已曚曚亮啦,官员已满朝堂啦。”“这又不是东方亮,是那明月有光芒。”“虫子飞来响嗡嗡,乐意与你温好梦。”“上朝官员快散啦,你我岂不让人恨!”
这应该是国王与妃子的对话,妃子催大王去上朝,而大王贪恋被窝的温暖,还想着重温没做完的梦。
2.《小雅·斯干》:占梦歌、占梦制度
下莞上簟、乃安斯寝。乃寝乃兴、乃占我梦。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
《小雅·斯干》莞:柔软的床垫;
簟:凉快的竹席;
在这样的床上睡觉,梦见蛇、熊,会分别生下子、女,儿子哭得有力,以后继承王位,女儿给她穿上漂亮衣裳,学习礼仪、酒食知识,不让父母担忧。
此外,也有文王梦熊,得贤臣姜太公;梦蛇一说。
文公梦黄蛇自天下属地,其口止于鄜衍。文公问史敦,敦曰:“此上帝之徵,君其祠之。”于是作鄜畤,用三牲郊祭白帝焉。《史记·封禅书》3.《小雅·无羊》:牧羊人之梦
牧人乃梦、众维鱼矣、旐维旟矣。大人占之、众维鱼矣、实维丰年。旐维旟矣、室家溱溱。《小雅·无羊》牧人悠悠做个梦,梦里蝗虫化作鱼,龟蛇旗画变为鹰。
请来太卜占此梦:蝗虫化鱼是吉兆,预示来年丰收庆;龟蛇变鹰是佳征,预示家庭添人丁。
4.《小雅·正月》:梦而不觉的王
瞻彼中林、侯薪侯蒸。民今方殆、视天梦梦。既克有定、靡人弗胜。有皇上帝、伊谁云憎。谓山盖卑、为冈为陵。民之讹言、宁莫之惩。召彼故老、讯之占梦。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小雅·正月》这是一首带有讽刺意义的劝政诗,全诗的第一句上来就是“正月繁霜、我心忧伤。民之讹言、亦孔之将。”
而在国家危亡之际,作为统治者却“梦梦”,虽然召集故老,却“讯之占梦”。这里展开的是对统治者“梦而不觉”的批判与讽刺。
5.大雅《抑》:视尔梦梦,我心惨惨!昊天孔昭、我生靡乐。视尔梦梦、我心惨惨。诲尔谆谆、听我藐藐。匪用为教、覆用为虐。借曰未知、亦聿既耄。《大雅·抑》翻译:
老天在上最明昭,我的生活多烦恼。
看你糊涂不懂事,我的心里实在焦。
谆谆耐心教导你,你不停信态度傲。
不肯把它作教训,反而当成开玩笑。
若说你还没知识,七老八十年已高!
综上,《诗经》中的梦,一方面体现了占梦对美好愿望的追求,
另一方面,《诗经》又借占梦,对愚昧统治者的激烈批判。
无独有偶,周礼中有关于占梦的条目:
《周礼·春宫》云:“占梦,掌其岁时,观天地之会,辨阴阳之气,以日月星辰,占六梦之吉凶。”
另外,《周礼·春官》还有关于占卜官员的记载。可见当时已经有了专门的占梦人员。
因此,这便是自西周以来,关于“梦”的内容。
牧之哲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