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格言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

发布时间:2021/2/12 10:50:12   点击数:
医院订阅哦!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出自《庄子·渔父》。大意是不真诚就不能打动别人。中国有句俗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可以为这句话作注。这句话劝告人们,要以真诚待人,表里如一,不可虚伪。如果表面一套,心里一套,阳奉阴违,终究会露出马脚。就像《庄子》在这句话的下文所说,无论是"哭"是"怒"还是"亲",都不能做作,要有真情实感,发自内心,这样才能打动人。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庄子》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早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便尊之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庄子之语看似夸言万里,想象漫无边际,然皆有根基,重于史料议理。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被誉为"钳揵九流,括囊百氏"。   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   《庄子·山木》篇最早提出了"天与人一也"之天人合一命题。   《庄子》与《易经》、《黄帝四经》、《老子》、《论语》,共为中华民族的几部源头性经典,她们不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古代圣哲修身明德、体道悟道、天人合一后的智慧结晶。   真诚是人与人间沟通的桥梁。在人际交往中,只有彼此都抱着一种心诚善意的动机和态度,才能真正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有效的人际交往应当是真诚待人,助人为乐,不以贵贱,地位,贫富,容颜给人下定论。一个人只要真诚待人,别人也会以诚待你,这样,你就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你事业、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生命不可能在谎言中开出灿烂的花朵;生命中有了诚信便会因此灿烂辉煌,所以,朋友,让我们一起以一颗诚信的心去面对世界

来源:网络

本期编辑:汪增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jj/1946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