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简介 >> 国学礼仪庄子的经典名言三
易雅礼仪继续与您分享庄子的经典名言:
31.正获之问于监市履希也,每下愈况。《庄子·知北游》
:有个名获的市官问屠夫关于检查大猪肥瘦的方法,(屠夫说),就是越往下腿踩就越明白。大道无所不在,越从低微的地方推求,就越能看出道的真实情况。“每下愈况”从宋代就有人误作“每况愈下”。章士钊在《甲寅》周刊上发表的《孤桐杂记》中,也同样用错,遭到鲁迅的奚落。现多作“每况愈下”,表示情况越来越坏。
3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逍遥游》
:知识少的不了解知识多的,年寿短的,不了解年寿长的。
33.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至人泯灭了物我的对立与区别,不再有“我”,神人听应自然,完全抛弃了“功业”的概念;圣人深明事理,完全抛弃了“声名”的桎梏。伟大的人不为自我、功业、声名所累。
34.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
: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35.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在宥》
:什么是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贵的,是天道;有为而劳累的,是人道。处于主宰地位的,是天道;臣于从属地位的,是人道。天道与人道之间相去甚远,不可以不明察。
36.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天地》
:天地虽然广大,其按自性运动变化却是相同的;万物虽然众多,其循性自得却是一样的;民众虽然众多,其主宰者只有君主。君主以德为本而顺天道无为而成功。所以说,远古之君治理天下,行无为而治,顺应天道自然而已。
37.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刻意》
:所以说,恬淡、寂寞、虚无、无为,这是天地的本原和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
38.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刻意》
:悲痛与欢乐,会使德性流于邪僻;不忘喜怒,会以道为过错;陷入好恶,会丧失道德。)
39.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多数人看重利,廉洁之士注重名声,贤人君子崇尚志向,圣人看重精神。更多孟子名言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jj/19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