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版本 >> 白话庄子田子方事无事,行无行
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其作品收录于《庄子》一书,代表作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据传庄子隐居南华山,唐玄宗天宝初年,被诏封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亦因之被奉为《南华真经》。
下面来看看其中的“田子方篇”:
1.遂迎臧(zāng)丈人而授之政;典法无更,偏令无出遂迎臧丈人而授之政:于是迎来了这位“臧地”老人,并且把朝政委托给他。
典法无更,偏令无出:掌政之后,不更改“之前的典章法令”,也不发布新政令;其实“朝令夕改”也是大忌讳,常常更改,底下的人就不知道怎么遵守。
2.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斔斛不敢入于四竟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三年后,文王巡视国内,各地势力集团纷纷解体;大家都知道,拉帮结派,搞小圈子一定是不善的行为。
长官者不成德,斔斛不敢入于四竟:各级长官,不再夸耀个人功德,国内没有不同的量器,全部统一标准。
3.列士坏植散群,则尚同也;长官者不成德,则同务也,斔(yǔ)斛(hú)不敢入于四竟,则诸侯无二心也列士坏植散群,则尚同也:地方势力纷纷解体,政令通达,上下同心。
长官者不成德,则同务也:各级长官,不再夸耀个人功德;而是一起做事,变得务实起来。
斔斛不敢入于四竟,则诸侯无二心也:国内没有不同的量器,各地诸侯就不会生出异心;通过阴谋诡计,缺斤少两,骗取老百姓钱啥的。
4.文王于是焉以为大师,北面而问曰:政可以及天下乎文王于是焉以为大师:于是,文王很满意,把“臧地”老人拜作太师,也就是“姜太公”。
北面而问曰,政可以及天下乎:以臣下礼节,恭敬地向他咨询,这样的政事可以推行于天下吗?文王觉得通过这些试点,这些年的业绩,“姜太公”确实做得不错,当然想推行到更广大的范围,普及更多的人。
5.臧丈人昧(mèi)然而不应,泛然而辞;朝令而夜循,终身无闻臧丈人昧然而不应,泛然而辞:“臧地”老人却默然不答,不置可否,同时淡淡提出辞职。
朝令而夜循,终身无闻:早晨还接受文王指令,晚上就偷偷逃走了,终身不再露面。
6.颜渊问于仲尼曰:文王其犹未邪,又何以梦为乎文王其犹未邪:颜渊问孔子,文王还不足以取信于人吗?
又何以梦为乎:为什么还要假托于梦呢?
7.仲尼曰:默,汝无言;夫文王尽之也,而又何论剌焉;彼直以循(xún)斯须也默,汝无言:孔子说:你不要再说。
夫文王尽之也,而又何论剌焉:文王已经做得很完美了,你怎么能随意评论和指责呢?也就是说,你不够资格评论圣人。
彼直以循斯须也:文王那样做,见机行事,当然能够起到一时的效果;让大臣们认同这位空降领导。
“山木篇”以山木为比喻,主要讨论处世之道,写了许多处世不易和世事多患的寓言故事,希望从中找到一条最佳途径,解决人生困惑。
庄子把“道和人”紧密结合在一起,使“道”成为人生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他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bb/26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