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关于望洋兴叹的成语故事

发布时间:2024/5/28 10:26:10   点击数:

根据《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河伯,相传是黄河里的河神,他生活在黄河里,所以,他认为黄河就是天下最大的河流,没有比黄河水更多的河流。

因连续的暴雨使黄河水位暴涨,滚滚的黄河水浩浩荡荡往下游流去,滚滚的汹涌的浪涛拍打着河边,河面也宽了许多,站在岸边眺望对岸,对岸的牛马也无法分辨。

河伯很得意,他认为天下的水都流到黄河这了,他见人就赞扬黄河是最大的河流,有人告诉他,你到北方的渤海看看那里的水比黄河的水多多了,河伯不信,他沿着黄河水流的方向来到渤海,他抬头一看大海一望无际,海天连成一片望不到尽头。

河伯被大海的宽大震住了,这要比黄河要大多少倍!他望着海神叹息的说:“俗语说:‘听到过上百种道理,自以为懂得很多,没有人比得上自己。’今天亲眼见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才感觉自己的见识太少了,我才相信常言说的有道理的。

海神对河伯说:“不能跟井底的青蛙谈论大海,因为受环境的限制,不可能明白天外有天、山外有山的道理。

根据这个故事就有了“望洋兴叹”的成语。

美丽的大海美丽的黄河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bb/25852.html
------分隔线----------------------------